祈念仙河 我那喜纠交织的知青生涯 - 文学作品 - 新西部教育网
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祈念仙河 我那喜纠交织的知青生涯

日期:2017-04-17 09:36:37        来源: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    浏览量:

\

“情深似海 满怀感恩”征文

祈念仙河 我那喜纠交织的知青生涯

  文\龚建华

  题记:据史料记载和民间流传,我们国家的知识青年批次共分为"老三届"、"新五届"、"后五届"三个类别。"老三届" 指1966-1968年高、初中毕业生,"新五届"指1969-1973年"高、初中毕业生,"后五届"指1974-1978年高、初中毕业生。我和我的同学们,属于"新五届"毕业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

  一

  我们蜀河高中七三级毕业生,毕业证记录的时间是1973年12月31日。1974年1月的一天,当时的蜀河镇政府组织我们这一届高、初中毕业生40余人,召开了思想动员会,学习了有关文件,动员我们响应毛主席号召,到农村插队落户当农民,美其名曰:知识青年。

  在动员会上,老三届毕业的插队知青孙茂林,向我们介绍了他插队劳动锻炼的体会。他用草帽和脸盆做了2个比喻,他说在农村插队干活时草帽有三用:“帽子、扇子、勾(屁股)垫子”。意思就是干农活时戴上草帽可以遮住太阳,热了可以把草帽当做扇子扇凉,干农活累了把草帽垫(放)在屁股底下当凳子坐。而脸盆呢?他说他们插队时条件很差,脸盆可以有“一洗脸,二洗脚,三和面(做饭),四盖锅”的四用。对草帽的比喻是十分贴切形象的。虽然对脸盆的比喻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当年的他们下乡插队后的环境和条件是多么的艰苦。听了孙茂林老兄谈的体会,我们在坐的同学们面面相视,虽然有点茫然无措,但想法是共同的:不管怎样苦怎么累,必须面对!

  会议过后,除了包括我在内的7位同学没有报要去插队的公社和生产队地址,表明的态度是服从组织分配,分配在哪里就在哪里插队外,其余同学全都报了要去插队的公社和生产队。

  1974年2月12日,中共旬阳县委、县革命委员会向我们这批下乡知青发出了批准上山下乡通知书,1974年2月26日,我告别外婆和父母及弟妹,在蜀河区委、区革委会召开的欢送大会结束后,我同全区40多名高、初中毕业生一道,在蜀河街道近千名群众打彩旗喊口号,敲锣打鼓放鞭炮夹道欢送下,分别到仙河、观音、沙沟、兰滩4个公社插队落户。而这4个公社,当时也派人赶到蜀河街道,参加了欢送会,接走了我们这批插队所有知青。

  记得那天欢送知青的场面,就像十里长街送红军一样热闹。从此就要告别父母走向社会闯天下了,女儿当自立!男儿当自强!当时我们这批下乡插队知青,大有巾帼不让须眉,大丈夫一去不回还的激昂;至于为什么让我们下乡插队,下乡插队以后又怎么办?当时根本不去思考那些问题,只知道年轻人要听党的话,跟党走,一切听从党安排。但在此同时,我和同学们也有一种渺茫和无奈缠绕在心头。虽然按当时的政策规定,插队劳动锻炼两年,只要表现好就安排工作,但表现好的标准是什么呢?插队表现好满两年。不给安排工作又怎么办呢?不得而知,只能是抱着过一天是一天,边走边看的态度。记得当天在欢送的人群里,由于难舍离别之情,不少知青和家长都相拥而泣。受这种氛围的影响,我当时的眼圈也红了起来。

  二

  我所在的7人知青组,是在“服从组织分配”的表态中,区委知青办安排组成的。不知怎样的阴差阳错,区委知青办安排我当了组长。插队的地点是有着接收知识青年插队光荣传统的观音公社前旺大队(现仙河镇王坪村),当地村民告诉我们,我们是第四批插队知青,前三批已先后因招工、考学离开了生产队。这次我们到这个大队插队的共有男女两个知青组共12人,5名女生在一队(小地名王家坪),7名男生在四队(小地名徐家嘴)。两个知青组住的地方在隔山相望的半山腰,两山之间隔着一条沟。平日里有啥事情要联系,只要手作喇叭状“嗨” 的喊几声,就能对上话,这就是当时的通讯条件。

  初到生产队,因为没有盖知青组住房,我们被安排住在乳名叫海娃子的农户家楼上,楼板上先铺一些麦桔杆,再在麦桔杆上铺上塑料布,然后再在塑料布上铺上睡觉的被子。就这样,我们就算在农村安家了。直到第二年,我们才住上生产队为我们知青组建的土木结构石板房。

  按照当时中央对知青下乡的政策,我们每位知青下乡,享受的待遇有安家费、建房费、生活费、劳动工具费、医疗费等共计490元,每项费用多少钱,因年代已久,我忘记了。但其中生活费国家只支付给1年,具体多少钱也记不清了。插队第二年就得靠挣工分养活自己。挣工分多了,生产队给你分粮分钱,挣工分少了,那就是欠粮户,还得自己给生产队交卖粮钱。

  在还没有插队前,我就在思想上做了要坚持度好生活关、劳动关、环境关的充分准备。一是生活上要学会自理,照顾好自己;二是要多参加劳动,靠自己挣的工分养活自己;三是农村生活条件差,要学会适应环境。先说生活吧,烤火做饭全靠木柴,而这个生产队却缺少木柴,生产队虽有集体柴扒但不能砍,在那个年代砍了就是破坏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因此,我们知青组只能把修梯地砍(挖)倒的树枝桠拿回知青组烤火做饭,由于树枝桠是湿的,一是长时间烧不着,二是满屋冒烟,呛的人直流眼泪。而做饭呢,知青组7个人,我们规定,一人轮流每人做一天,依次循环。吃水也成问题,一遇天旱,我们就满山找水源,挖窝子找水。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