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民
我和陕西农村网相遇的过程,得从头说起。
2014年因朋友鼓励,我开始边务农边写作。这年我56岁,至今不到四年,是个后来者。咱是个地道的农民,写的东西不外乎都是农村的事,带有浓厚的泥土色彩。开始我给区上周刊报《人文临潼》投稿,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所投数篇里竟有一首诗歌被登在文化副刊上,当时惊喜之情溢于言表。此后便经常投稿,但被刊登的寥寥无几,大都泥牛入海。因为是小报,副刊每月只有四个版面,容量十分有限,刊登周期也相当长,致使许多勤奋写作的人无用武之地。鉴于此,我寻思把稿件投向大一点的、适合咱农民口味的报纸或刊物。但苦于不知投稿邮箱,只得托朋友帮忙。
一天,我正在润色《孝子吴仁宏》这篇弘扬孝道的文章,文友张伟安老师来了,他拿出一小片纸说,上面是《陕西农村报》的投稿邮箱。看着这个省报投稿邮箱,我跃跃欲试,当下就在张老师的指点下,把《孝子吴仁宏》发了出去。没过几日,村里就有人传言说我写的《孝子吴仁宏》上了陕西农村网,并且是头条。我听了半信半疑,我明白我是给陕西农村报发的稿,怎么又上了陕西农村网?怀疑归怀疑,我在电脑上打开了陕西农村网人物栏,醒目的“记临潼区新市街办走马村孝子吴仁宏”的标题顿时映在眼前(原来我投稿的第二天,也就是2015年4月4日便刊登于陕西农村网)······后来张老师抱歉地说,他把邮箱搞错了。虽则搞错了,但误打正着,从此我和陕西农村网结下了不解之缘。
过了两个来月,我把投到几个刊物和报纸都未被采用的一首诗歌《今日农村不一般》,发到陕西农村网邮箱,第二天(2015年6月20日)便刊登在陕西农村网文化栏。时间不长,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把议论文《浅论城市的文明管理》发到陕西农村网邮箱。出人预料,第二天(2015年6月29日)陕西农村网就刊登在文化栏,是头条。当时我在网上看到后,激动之情无法平静。这篇文章我曾向《人文临潼》传过,可编辑说这类性质的文章不适宜在上面刊登,那时我热情的心里犹如泼了一瓢冷水。以上3篇在网上刊登后,陕西农村网在我心目中很快占了一席之地,同时也拉近了我与它的情缘。
2016年1月18日,陕西农村网以今日头条刊登了我写的《一个受村民尊敬的人》。这篇报道在我们村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村民、连老支书和村长(主任)都说我写得好、表彰得好,为村里树立了榜样。他们异口同声称我为农村难得的“土记者”、通讯员。面对这些赞扬和鼓励,我由衷地感恩陕西农村网对我写作的肯定和认可。不久,陕西农村网编辑把他个人的电子邮箱给我传了过来,我受宠若惊。从此,我写稿发稿的热情又高涨了一截。
村里有位在汉兴纸厂失去右臂的村民,他在坎坷的人生路上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我写了《单臂人生创辉煌》这篇报道,并拍了照片,陕西农村网以今日头条于2016年2月21日刊登。这篇报道在方圆数村引起了轰动,点赞的村民数不胜数。在《单臂人生创辉煌》发表后,我在网页上偶然看到了能分享到微信、微博和QQ空间的二维码,经过反复琢磨,我学会了分享程序。后来《贤惠媳妇胜似女》、《爱心奉献佳话传》、《在这片土地上》、《急村民所急的人》等诗文报道在陕西农村网上一刊登,我马上就用智能手机扫了微信二维码,然后传到朋友圈,由此我报道农村正能量的文字和诗文也扩大了传播范围,影响了许多熟人。从此我的辛勤笔耕、我的付出总算没有被埋没,我人生路也越走越丰富多彩。诸多成绩的取得,都是陕西农村网几年来对我百般呵护和包容的结果,这情义岂可用言语形容?
当初假如不是阴差阳错与陕西农村网相遇,那我必定与陕西农村网失之交臂,因此也失去了实现自我抱负的平台,自己梦寐以求的作者梦也就遥遥无期了。如今,我与陕西农村网相依相伴,每月都有一篇或数篇诗文或报道在陕西农村网上刊登。
陕西农村网情系三农,是咱百姓吐露心声的网络媒体。春秋五载,它凝聚和承载着社会和谐的情结,它从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从坎坷走向辉煌,它在三秦大地上包含真情、编织异彩。几度春秋,我对陕西农村网情有独钟、爱之弥深,有诗道:
茅庐初出,茫然四顾。农民心声,何处倾诉?陕农网站,百姓挚友。有缘相遇,感恩永久!
临潼区新市街办走马村 白建民
陕西农村网五年庆典邀您“话真情”征文有奖啦!
陕西农村网五年庆典“情深似海 满怀感恩”征文细则及要求
责任编辑:刘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