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安
孩子的小姨给外孙买了个拨浪鼓,外孙“小天天”甭提多高兴了,玩得特别开心。“小天天”拿着拨浪鼓从来不肯离手,吃饭时放在小碗旁,睡觉时放在枕边,就连拉屎撒尿都要握在小手上,别的小朋友休想去摸一摸,比他的其它玩具“小汽车”“小铲车”“小皮球”......看得都紧。
“咚咚,咚咕隆咚咚......”听着拨浪鼓的节奏,望着小外孙顽皮的神情,不禁使我想起自己还穿“开裆裤”时的一件事。
四十多年前,一天午饭过后,从村西头传来“咚咚,咚咕隆咚咚......”拨浪鼓的节奏声,一位留山羊胡子的老爷爷挑着货郎担走过来。老爷爷在我家门前的洋槐树底下放下担子,一边摇着拨浪鼓,一边喊着:“豆豆糖,豆豆糖,碎娃吃了不尿床!”一会儿功夫,端饭碗的妇女、扛着锄头的大男人、还有挎着书包的大哥哥小姐姐,他们都围了过来,老爷爷跟前挤了不少人。我从大人的腋下钻进去,扒在货箱上,尽情地观赏,啊!好漂亮的“娃娃哨”,有公鸡、小猴、小狗、小猫......五颜六色,简直太漂亮了。忽然,一只小手摸出了一只“猴娃哨”,我扭过头,哦,是小胖,他将“猴娃哨”攥进手心,悄悄地溜出人群。我也想摸一只“娃娃哨”,就使劲地朝前挤,忽然,我发现了一包用黑纸包着的缝衣针。这时候,我眼前浮现出母亲好多次从邻居月娥姨手里借针用的情景,心想偷包“缝衣针”给母亲。我的试探着把小手伸进去,眼睛向上一边盯着老爷爷的眼,一边朝下瞄着那包针,发现老爷爷并没注意,就一把抓过来,藏在身后,弓着腰钻出人群,心里既害怕又兴奋。我想像母亲会摸着我的脑袋,连连夸我“真懂事!”的样子。
母亲正在后院喂羊,我跑到母亲面前,小手背着,让她猜我手里拿着什么好东西。“你能拿什么好东西,妈一会儿还要上工哩!快出去玩吧!”我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把这包缝衣针举过头顶,自豪地给母亲看。“哪儿来的?”“偷的!”我洋洋得意地回答。母亲放下手中的活,一下子脸胀得通红,她一把夺过缝衣针,在我的手心狠狠地打了两下,我愣住了,吓得直哭。她拉着我的手,疾步走出家门,来到老爷爷面前,连连给老爷爷直赔“不是”,旁边的叔叔阿姨劝她,说孩子这么小,不懂事。母亲询问过老爷爷缝衣针的价钱,从自己衣襟内的口袋掏出几分钱递给老爷爷,这才拉着我朝回走。走进门,母亲一把将我搂在怀里,眼里噙着泪花,大声说:“啥不能学,学偷人哩!”我哭着说“我再不敢了!妈,再不敢了!”。那天晚上,母亲搂着我,给我讲了有一个孩子由小偷小摸,变成江洋大盗的故事。在刑场,那个孩子对母亲的唯一希望,就是临死能吃一口母亲的奶,他怨恨母亲没有能及时教育自己,最终咬掉了母亲的奶,母亲被疼死了,自己也被执行了死刑。这个故事使我刻骨铭心,撞击着我的心灵。
每隔一段时间,那位摇“拨浪鼓”的老爷爷还会再来,我仍然同小伙伴一起,追着摇“拨浪鼓”的货郎担玩,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然而,每次听到“拨浪鼓”的节奏声和充满童趣的儿歌,我就会想到母亲的教悔。
从此,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有了一杆衡量道德的标尺,她伴我学习,伴我生活,伴我成长!虽然,摇“拨浪鼓”的货郎担作为职业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拨浪鼓”已成为现在小朋友的经典玩具,但在我心里它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抱起小外孙,亲了亲,大手握小手,一起摇起了“拨浪鼓”,“咚,咚咕隆咚咚”........
西安市临潼区 张伟安
陕西农村网五年庆典邀您“话真情”征文有奖啦!
陕西农村网五年庆典“情深似海 满怀感恩”征文细则及要求
责任编辑:刘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