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观揽胜 - 文学作品 - 新西部教育网
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金台观揽胜

日期:2017-06-27 09:04:26        来源:新西部教育网    浏览量:

  

      
       自小,我就听说有句顺口溜:“宝鸡有个金台观,离天只有五尺半。”心想:真有这样高的地方吗,如果有,那一定是个神奇的地方吧。只可惜那时我的年龄小,对金台观的历史和位置并不清楚,因此,去金台观一游的打算也就不了了之。

  十多年紧张又忙碌的求学生涯,无形之中竟让我淡忘了儿时的愿望,我也未曾料到,毕业后参加工作,居然被分配到了金台区。要知道,金台观就在金台区。于是,儿时的念想再一次被重新点燃了。一个夏日的周末,我约几个挚友,一同去了向往已久的金台观。到了之后,才知金台观离市区是那么近,就在宝鸡火车站北面的塬上,步行大约二十分钟就到。如今,金台观南门之下修建了太极广场,远远地便看见一尊高大挺立的张三丰雕像。他鹤发童颜,髭须飘飘,目光炯炯,一副仙风道骨的神采,观之,令人肃然起敬。我们都知道,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曾在金台观修炼数十年,习练五禽戏,创编太极拳,成为太极拳的始祖。毋庸置疑,广场中央是一副壮阔的太极八卦图,而广场北边,依山环绕的石壁上,镌刻的是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均是小楷字体,笔法遒劲,排列有序,如同一副展开的漫长书卷。人们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自然而然会受到中国书法艺术的熏陶。正因为张三丰一生悟老庄,具有深厚的道学思想知识,再结合他本身高强的武术功夫,一旦遇到契机就可能推陈出新,所以,只有像张三丰这样能集当时文化知识与武功之大成者,才能成为太极拳的创始者。

  从南门拾阶而上来到观前的玉皇阁。玉皇阁朱楹雕栏,华拱飞檐,极为壮观。在朝阳和晚霞中天际流云,霞光披屋,真可谓“金阁流霞”,蔚为壮观。置身于金台观内,登上玉皇阁楼,居高远望,满山翠绿,层峦叠嶂,景象万千,令人心旷神怡。行至灵宫殿前方,忽见一棵国槐,粗壮高大,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细看“古树名木保护标牌”的文字,才知此树年龄已有百年之多。及至院中,又见一棵两人才能合抱的古树,名曰侧柏。据考证,此树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如今,依然遒劲挺拔,郁郁葱葱。正如古诗云:“不为依陈宝,浮云自往来。三峰留玉洞,一杖下金台。海岳归何处?君王召不回。无生本无地,人世漫徘徊。”

  金台观建筑总体布局依山就势,为中国北方黄土高原特有的洞穴式道观建筑。它的主要建筑沿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现有玉皇殿、灵宫殿、三师殿、三宫殿、真武殿、八卦亭、三丰洞和药王洞等,现珍存的历史碑碣记载了著名道人张三丰的史迹,神奇的瓜皮书唐诗碑具有珍贵的书法艺术和史料价值。观里瓦白柱红,古木苍天,曲径通幽,楼台亭阁若隐若现,如临人间仙境,似是玉宇琼阁。金台观以其优雅古朴的环境,使人朝山寻道,凭栏怀古,成为“三丰仙居”。张三丰学贯儒释道三教,他说:“儒家‘行道济时’,佛家‘悟道觉世’,道家‘藏道度人’。儒家修养人道,道家修炼仙道。张三丰以修人道为炼仙道的基础,强调无论贵贱贤愚,老衰少壮,只要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全于人道,离仙道也就自然不远。”《张三丰道情四首》(其一)曰:“学仙的听吾言,切莫要盲修瞎炼。须晓得内外阴阳,同类的是何物件。必须要依阴阳修出阴阳,依世法修出世间。顺成人,逆成仙,一句儿超了千千万。再休题清净无为也,不得还丹总是枉然。访道须要访先天,先天是神仙亲口传神仙,神仙只在花里眠。”修道的玄机,或许我们能从中体会一二。

  在玉皇殿外围的墙壁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张三丰道情四首》,还看到了图文并茂的《颂古二十四孝》。《颂古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清代吴正修曾作《二十四孝鼓词》:“论起这二十四孝,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虞舜不记恨多次想害死他的继母和异母弟弟,仍旧恭顺父母,慈爱弟弟,从而“孝感动天”。春秋时期鲁国人仲由宁肯自己采野菜做饭食,却“百里负米”回家侍奉双亲。汉文帝刘恒在母亲卧病三年里,时常“亲尝汤药”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汉朝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欢喝的水和爱吃的鱼,上天感念她的孝行,竟使她家的院中出现了“涌泉跃鲤”。晋吴猛八岁时家里贫穷,没有蚊帐,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每晚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恣蚊饱血”而不驱赶。……“济人利世,行孝成仙”是张三丰的《大道论》宣传道教的本旨。据此,我们不难想象,600多年前,张三丰在金台观练功种地,修行传道,授徒习武,行医救生,广布善事,深得当地居民的喜爱和拥戴,金台观也因为张三丰在此修道而声名远扬。

  在观内转了一圈,我们再次回到南大门,登上了高大雄伟的门楼。门楼上面很宽阔,左右两侧是白石雕刻的护栏,中间有一条宽阔的过道,过道之上有屋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十分华丽。门楼东头是钟楼,西头是鼓楼,从东头可以走到西头。钟楼上悬挂一口大铜钟,高约1.5米,直径约0.6米,上书四个金色大字——“国泰民安”,周围书写着小楷铭文,以示神圣威严,祈福纳祥之意。鼓楼上悬一面牛皮大鼓,直径约一米多长。钟鼓二楼设在大殿前左右两方,古有“左钟右鼓”之称。清晨先击钟后击鼓,晚上先击鼓后击钟,故又称之“晨钟暮鼓”。“钟鼓之乐”属中国古礼乐文化,但对于道教,可能蕴含着更为深奥的意义吧。

  “登金台观揽宝鸡盛景,望鸡峰山阅陈仓历史。”只有登临北坡,游览金台观之后,你才会对这幅贴在南大门两旁的对联有更深刻的体会吧。(作者 吴利强)


 

责任编辑:吴改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