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上海某民办小学面试家长的奇葩考题刷爆了朋友圈。有金融学博士撰文随了一篇,说自己都做不出那些面试题。我也凑热闹去看了一下题目,结果就没有结果了——真佩服那个金融学博士,至少他不怕说自己是博士毕业。
比如接下来这两个月,会有不少香港的小学举行简介会和开放日,香港的那一轮升学恐慌也要启动了。
其实开放日还只是提供家长更好了解这个学校的机会,并没有面试环节。但是很多香港家长已经开始紧张。由于名校通常人满为患,因此不少名校的开放日都要进行限额。比较拽的一些学校只接受电话预约报名;有的学校只开放数百个座位,而且只在开场前半小时开放,然后人满即止;还有的学校为了防止人数过多,只允许每个家庭派一名代表入场……不少香港家长是逢开放日必到,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那么,香港家长在幼升小过程中,究竟有什么不同的压力?以我自己的有限体会来看,“魔都”家长面对的可能只是面试和试卷上的难题;而香港家长在“幼升小”问题上,往往需要面对的是路线选择、激烈的面试竞争以及沉重的财务能力负担三重大山。
什么是路线选择?
毫无疑问,每个父母都希望把最好的教育留给下一代,但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却是大家各有不同的理解。香港学校分为三种:
一是国际学校(40多家);二是私立(40多家)和直资(20多家)学校;三是政府官立小学和官津(460多家)学校,这一类有点类似于内地的公立小学,享受政府的补贴。
在香港,上述三类学校的定位不同,而且大相径庭。
第一类国际学校比较符合那些不差钱、而且打定主意未来让孩子在海外留学的家长。这类学校虽然学校数量只是公立小学的1/10不到,但是几乎个个被挤破门槛。原因很简单,这类学校采用英语教学,而且直接采用海外教材,以及符合英美等国际教育体系的教育方式,未来孩子出国留学时,很容易融入。
也因此,很多香港家长认为,小孩进入这些国际学校,将来升学进入海外教育体系的机会更大,而且适应能力会更强。
国际学校功课量极少,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每天平均只有一两项功课,空余时间鼓励孩子阅读和游玩。曾有小孩在国际学校的家长自嘲地说,小孩在里面学到了四年级,连简单的数学也不会,玩得好嗨,一学期下来,问小孩学到了什么,居然一点也想不出来。正因为作业少,不少熬不过传统学校排山倒海的功课量的家长,希望把小孩转到国际学校去。到了高年级的时候,国际学校会更偏重专题研习,培养小孩长时间主动找资料、独立分析和思考,独立撰写报告的能力。
但不少家长仍然认为传统教学还是有其作用,因此对于进入国际学校还是有保留。特别是有一些家长,担心小孩被长期“放羊”,无法收心读书——应该说这种可能性不小。
第二类是私立/直资学校。它们的课程不需要跟着香港教育局的大纲走,可以自由选择教材,注重创意,相对来说比较不太强调机械的抄写,因此,一些“坐不定”的孩子的爸妈会倾向于给孩子选择这类学校。
在香港,相对来说,这类学校普遍素质都不错,学费也相对国际学校便宜很多,基本上没有每月学费超过1万元的,有的更便宜到只需要3000多元,但也因此而令竞争相当激烈。
香港的直资学校大部分是小学中学一条龙,所以小孩进了直资小学,基本上未来读中学时不存在再次拼搏的问题,“小升初”的压力几乎没有。
此外,由于每个私立学校或是直资学校都有其不同的长处和特色,香港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本性进行细化筛选。例如有的学校可能不会要求数学、中文功底多深厚,但却格外看重孩子英文水平;有的学校注重孩子动手做实验的能力,甚至编程及制作机器人能力;有的学校强调普通话和英文的语言环境,或是强制孩子们在学校的几个小时里不可以讲粤语……
如果要选择符合自己小孩发展的学校,香港家长需要在幼儿园阶段就要对自己的小孩本性进行仔细观察,并对小孩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一个规划,然后再深入了解每个学校的教育特点,才能做出择校的判断。
应该说,香港私立学校/直资学校的各式特色,给了众家长不同的教学套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减少了从众心理带来的纠结和挣扎,这是好的一方面;但另一方面,让家长在“幼升小”阶段就要替小孩做出一个可能影响深远的决定,对很多家长来说,在心理上是有所担忧的。
第三类也是数量最多的公立小学或政府资助的小学。顾名思义,这类学校主要是政府办学,所以学费是全免的,只是每个学校会有自己选择收取的书本费和服装费。对于这类学校,政府在教材上也有更大的影响力。
香港公立学校数量之多,几乎使得“升学难”这个命题在香港几乎不成立。过去几年,还不时有学校因招生不足而被“杀校”的报道。
公立学校尽管强调记忆、背诵、抄写、做题,对一些讲求快乐学习、自己又没时间监督孩子的家长来说,可能不是理想的选择,但是对于大部分具有传统思想的本地人,或者习惯了题海战术的内地新移民父母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不少内地来的家长都觉得,香港公立学校里的课业量,比起内地小朋友,“还……不……够……多……啊……”(有时想想,这真是亲妈们讲的话么?)
对于抱着“学得怎样全看孩子天生是不是那块料”心理的家长来说,报读学费全免的公立学校怎么都在理。
在幼升小阶段,香港家长们首先得对上面三类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进行分析,然后看看希望自己的小孩进入哪一个体系。通常来说,从国际学校转往直资或是官立学校会困难很多,因为后两者的课业较多,会更偏重考试;而从直资或是官立转学去国际学校会容易一些。
激烈的名校之争
如果说香港的教育资源稀缺,“魔都”家长可能会表示不认同。这个弹丸之地,被教育局分成了大概18个学区,小学校网共有近36个。可想而知,每个学区范围都不太大,尤其在人口密集、土地稀缺的港岛上,有的学区范围大概只覆盖两、三站地铁站的距离。而在这步行两三站的范围内,会有好几所小学,既有国际小学,也有直资/私立学校和官津小学。在一些学区内,还包括了在全港都排名靠前的多所名校。
所谓名校,正如上述所说也是针对国际学校、直资/私立学校和官津学校分别而言的。每一类学校里面,又都有自己的“传统名校”——令香港家长们争破头的,就是这些名校资源。特别是一些有名的国际学校和直资中学(这里就不举例了,以免有安利之嫌),每年进入美国常青藤或是英国牛津、剑桥的人数足以秒杀内地所有重点高中。官立学校里也有大量的名校,学生也能获得欧美牛校或是港大、科大等本地重点大学的青睐。
这些名校教育,的的确确是香港的稀缺资源!别看香港的学校数量挺多,但由于香港盛行的是小班教学,通常每个小学的每班人数不会太多,少则十多个,多则二十多个;整个年段排下来可能只有100多号人,这与内地动辄数十人的大班完全不同,因此实际上能进入名校的人数十分有限。
对香港大部分中产阶层来说,他们并不是随随便便有一个小学读就行,眼睛盯着的大多是一线名校的小学部。有的家长即便是要翻山越岭,或是花一两小时坐长途跨海轮船再坐校巴上学,都宁愿挤进名校。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香港的幼儿园升学制度,基本上有三轮。私立/直资小学和国际小学可以随便报名,这一轮是拼各位家长的财力和精力,只要学校通过就可以入学;第二轮是向心仪的公立学校或是官津学校申请,学校按申请人家庭的情况打分,分数越高越容易录取;如果第一二轮都不获录取,还可以参加政府组织的针对官立和官津小学的随机抽签派位;如果再不满意,还可以最后拿着孩子的资料去学校进行面试,作最后的争取。
通常我们说的激烈的竞争,主要就产生在第一轮和第二轮。
竞争激烈到什么地步?据说某国际小学牛校因为有名,导致连它的直资幼儿园也争破了头。但每年报名人数太多,因此幼儿园出了一个招,如果家长愿意交50万(港元,下同),可以买一个幼儿园面试的机会(如果面试后不获录取,这50万会退给家长)——而这个买面试的机会,还是有名额限制的,要按先来后到的排队顺序而定。
为了争这个价值50万的面试机会(不是录取机会哦),很多家庭派出了菲佣,连夜在该校组织的报名处排队!而如果获得录取,这50万就当申请费了。
还有一个香港妈妈介绍说,自己钟意的一个直资学校某年只招了4个学生,很好彩(粤语:幸运,好运)结果她儿子居然入选了。一方面是运气好;另一方面,她自我总结是做足了好几年的准备工作,过往几年带着幼儿园的儿子,遍访英、美各大学,写了厚厚的游学经历,并且写到简历里面,她自信是这个资料打动了校方——我听完这个香港母亲的介绍,心头千言万语简直无法用言语表达,只想说:母爱很伟大,运气也很重要。
财务压力
最后,香港家长的幼升小,也是财务之争。上面的两个例子其实已经说明了问题。50万的面试机会,以及带小孩走遍英美牛校的经历,都是需要金钱铸就的。
当然,还有更赤裸裸的金钱压力。国际学校学费小学每月最便宜的也要近万元,最昂贵的超过10万元。除了学费,不少国际学校还要求家长购买学校债券、提名债、本金券等,名目繁多,债券动则几十万元,而本金券及提名债等,金额则从20万至上千万不等。名义上来说,是用作发展学校、兴建校舍等用途。有些学校规定入学就必须购买,有些则提出只有购买者才会享有优先取录权。
这些券大部分是不获利息的,有些甚至不还本,但是允许购买人在持有年限期满后(通常持有期最少1年)或提名学生退学几个月后,将证券转让给第三者。校方另外规定,如果因为转让证券获得了利润,需要由原持有人及学校的教育基金均分。
估计“魔都”的父母看到这里,可能会觉得有所安慰。毕竟能靠智商和考试解决的问题,比起靠运气和财力解决的问题,难度要小得多。
香港家长更擅长发掘自我
在“魔都”,家长们的无奈背后,更多的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与内地某大城市银行副行长交流时,她说上海的情况一点也不稀奇,现在好学校的稀缺程度足以逼疯家长。以她自己为例,如果不是她的老上司行长大人把一个学位名额让给了她,她的小孩根本进不了当地比较好的一个民办小学。“而且,如果当年去不了,到现在就算交几十万都没机会进了。”她后怕地说。
在香港,我发现家长们忧虑的,不仅仅是优质教育的稀缺性,其实更多的时候,还是考验家长们对于自身家庭阶层、孩子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对于教育理念的纠结。这一点和内地家长很不同。因为香港的学校是多层次的,有很多独特的地方,家长们必须仔细研究自家小孩的特点,才能做出更符合自己的“名校”选择。
比如国际学校虽然名声在外,但高昂的学费、赞助费、名目繁多又高大上的收费活动,也令很多家长望而却步。事实上,只要不是孩子/家庭有太明显的问题,国际学校或是直资名校都不太会将富家子弟或是高官子弟拒之门外。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产爸爸妈妈有另一层担忧。一位香港妈妈说,自己纵然能负担得起国际学校的高昂学费和各种活动费用,但离那些富豪家庭水平仍然相距甚远,因此不敢给小孩报这类学校,原因是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因为家庭不够富裕,与同学攀比时变得自卑,或是变得更功利,有这种心态的香港家长为数不少。
又比如不少传统直资名校是女校或是男校,一些香港家长也会有顾虑,认为在单一性别的学校里,有可能会对小孩产生负面的影响;对于官立学校,虽然也有不少名校,但也有家长不希望小孩变成考试机器,或是过多受政府机构决策的影响。
客观来说,如果目标只是有个不错的学校读书即可,那么香港幼升小的形势真的不像内地那么严峻。香港其实教学质量普遍不错,而且即便进了一个不太满意的学校,想转学或是插班,甚至跨区转校,选择机会也比在内地要多得多,在流程上并没有太多麻烦。但如果家长的长远目标是美国常青藤学校,那么可能就会对小学择校比较纠结,毕竟,“赢在起跑线”理念已经深入某些人的骨髓了。
责任编辑: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