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访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校长胜茂夫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拉开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幕。该校校长胜茂夫曾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对全球发展问题高度关注。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构想,就在于它把“全球几十亿人口的发展纳入到一个框架之下,谋求的是共赢的发展”。
3年多来,中国与沿线各国共同耕耘与收获,取得了很多实实在在的成绩。胜茂夫认为,在此节点,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与会,总结“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进展,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共商下一阶段合作举措,恰逢其时,很有必要,也非常有意义。
在担任世界银行副行长期间,胜茂夫分管欧洲和中亚地区经济事务,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于维护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为一名在哈萨克斯坦工作的日本人,3年多来,胜茂夫切身感受到 “一带一路”建设给哈萨克斯坦带来的积极影响。胜茂夫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给位于欧亚大陆腹地的哈萨克斯坦带来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不管从交通方面,还是从专业人才集聚方面,哈萨克斯坦都获益良多。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也不断增加,这有助于推动哈萨克斯坦经济更有活力。”
“非常期待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更大作用”,胜茂夫认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各种挑战,单凭一国力量无法应对,需要各国携手合作。习近平主席今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主旨演讲中,主张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令人鼓舞。
作为一名经济学家,胜茂夫非常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他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的转变已经取得成效,“中国经济正走在正确的发展方向上”。
责任编辑:强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