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大学毕业的刘坤曾经是在西藏工作,但高薪未能淡化他对家乡的眷恋和渴望,工作一年后,他回到家乡沟渠头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沟渠头村地处偏远山区,却有着丰富的绿色农产品,但交通不便,农产品没有好的销售渠道,不是堆积起来沤肥,就是廉价卖给了外地商贩。刘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暗自思考如何改变家乡农产品的售卖方式,从而改变村里单一、粗放的生产经营模式,提高村民的收入。
2015年8月,国务院扶贫办提出将电子商务工程纳入扶贫开发体系,这让关注扶贫政策的刘坤一下子找到了思路。他决定利用自己掌握的电脑知识和现代营销手段,为沟渠头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从买箱子,跑快递公司商谈邮费,到农产品包装和纸箱的加厚处理,再到农产品销售的质量的把控,刘坤一路摸索,慢慢地沟渠头村的农产品获得了网上的认可,销路逐渐打开。截至2015年底,通过电商共销售苹果5000斤,核桃500多斤,黄花菜40多斤,实现了销售总额4万多元。
刘坤逐渐意识到,发动群众一起来做,才能确保网店销售成为“长流水”,一直保持“红红火火”。按照这个思路,他对村里的年轻群众进行电商业务培训,积极联络在外务工青年,建立微信群,将拍摄农产品照片、产品简介推送给他们,引导他们在网上销售自家农产品。在他的带领下,沟渠头村参与网上销售的人已发展到现在的10人左右,农产品总销售量更是达6吨左右,其中更有2户贫困家庭在电商销售的带动下摆脱了贫困。
此外,他积极动员村“两委”以及参与热情高的群众共同组建了“淳化网乡情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带领大伙建起了蔬菜大棚,种起了香菇,再通过网上渠道销售,并着手建起30立方米左右的冷库,从而解决群众鲜菇存放的问题。在刘坤及村“两委”和帮扶部门的的共同努力下,沟渠头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责任编辑:杨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