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讯(朱萍 李丽 记者 王宏海)葛祥花,现年55岁,中共党员。2008年以来一直担任黄龙县崾崄乡马蹄掌村主任一职。自担任村干部以来,要强的她总是争取把工作做到最好。2009年就获得市级“致富能手”荣誉称号。2015年,她被县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2016年又被市老促会评为创业带头人。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她的孝老爱亲、带头创业和敬业奉献。
百善孝为先是她的人生信条。55岁,本该是儿孙满堂,在家享清福的年龄,她却依旧非常操劳。去年已经90岁高龄的婆婆瘫痪在床,端水喂饭、换衣擦洗、端屎端尿成了她每天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葛祥花却用她的默默坚持使婆婆过得非常顺心,因为习惯了她的照顾,每当其他的兄弟姐妹提出要轮流照顾老人时,老人都坚定地说:“我哪也不去,我就跟着她”。四室同堂是福气,但是长期卧床的婆婆有时也会因为烦闷发脾气,甚至将盛好的饭故意摔得满地都是,每当这时候,葛祥花都不气不恼的收拾干净后,像哄小孩一样,说尽好话劝婆婆好好吃饭。天气好时,她就把婆婆抱出来在院子里晒太阳,梳头发,相邻们路过就招呼他们进来和婆婆谝一会。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恢复的特别快,现在已经可以下地走路了。她常常嘱咐已为父母的儿女们,要真心对老人好,要时刻记着老人们当年是怎样把大家一个个辛苦拉扯大,要知恩图报。
创业致富是她最大的梦想。葛祥花家主要收入是啥呢?她说他们家有40亩核桃园开始挂果了;还有40亩地以前种玉米,现在改种油葵了;她还养了50箱蜂,一年也有个2万左右的收入,光景越来越好,可她总说:“万事开头难,前几年也是没少吃苦啊”,于是,葛祥花给我们讲起了她的创业故事。前些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她们家一直种玉米,收成不高,家里四个孩子上学都非常困难。她看别人都养蜂,收益也不错,也动了心思。但是因为一点技术也不懂,第一次买的十箱蜂跑的跑,死的死,没挣着钱还落了家人好些数落。“女子无才便是德,挣钱是男人干的事,你一个女人逞什么能!”婆婆这句话,不但没将她打到,反而成了她最大的动力。女人也顶半边天,女人也照样啥都能干。为了争口气,葛祥花开始在周边养蜂户家学技术,还给自己准备了个小本子,把学到的技术要点都一条条记了下来。于是,第二年春暖花开时候,葛祥花不顾家人的反对,又开始养蜂。这一次,为了保险起见,她给自己买了好几本养蜂技术书,还不时的跑到县畜牧局请技术员来看,乡上举办的技术培训她更是每期必到并且最爱发问。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葛祥花的不懈努力下,她家院子的蜂箱从10箱增到20箱、30箱,如今已经有了50箱之多。养蜂投资少利润大,又不会占用劳力,在她的养蜂事业进入稳定期后,她开始动员周边群众一起养,自己免费提供技术服务,于是养蜂渐渐成为马蹄掌村的一项产业。每年天一暖和,到处飞舞的蜜蜂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认真工作是她对党的承诺。妇女村主任的还真是不多见,村上事务繁多,又要协调各方面关系,一般人是很难胜任的。而葛祥花要照顾一家老小,发展自家产业的同时,一眨眼,就在村主任这个岗位上干了8年多,问她工作有什么秘诀,她微微一笑说:“那有啥秘诀,不过是将心比心,咱既是村干部又是党员,入党时对党的承诺可不敢忘,只是尽心尽力的干好自己该干的罢了。”听说村上开会评低保时,葛祥花的亲姐姐家境也不是特别好,吵着要吃低保,葛祥花直接在村民大会上说:“姐你不用说啦,比咱家穷的人多呢,你要吃低保,首先在我这就通不过。”正是她的这种大公无私,不优亲厚友的美好品德使得村里人都心服口服。别看她平时有说有笑,看起来很随和,但处理起矛盾纠纷来却一点也不含糊。这么多年,大大小小经她处理的纠纷已经多的数不过来,因为她始终坚持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村民们都非常信任她,发生矛盾时,最常听的一句话就是:“走,咱们去找葛主任。”在和马蹄掌村的第一书记闲谈时,他说葛主任给他的感觉就是干工作积极认真、任劳任怨,不管安排啥工作她都愿意干,从来都没有表现出过不满也从不抱怨。虽然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在平凡中透着一股子不凡,令他非常佩服。比如去年开始的农业普查,葛主任为了确保数字的真实准确,利用晚上时间将村里所有家户齐齐跑了一遍;玉米去产能一开始,她就表示自己家先改种40亩油葵给群众带个头,只是说保证完成任务,却从来没有提过什么困难;人居环境卫生整治作为今年开春的重点工作,葛主任虽然身体不舒服却坚持组织村组开会进行宣传动员,安排部署,并和一群老爷们一起搬石头、铲垃圾,干的活一点也不比男的少,最后身体实在撑不住才在大家的再三劝说下请了两天假去西安看病。
岁月是把刀,它在葛祥花脸上留下了一道道沧桑和艰辛,也留下了自信和微笑,它把一个女人的双手侵蚀的皮糙肉厚、老茧丛生,却也给了这双手积极创业、服务群众的源泉。葛祥花就像一朵默默绽放在马蹄掌这个小山村的格桑花,用自己的坚韧不拔,在平凡的人生中造就着很多的不平凡。
责任编辑: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