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棚种植户黄永红家的大棚前,记者正巧遇到了来自延安的进货商前来进货,黄永红和妻子正在将刚刚摘下来的西红柿进行装箱准备装车。“我家的西红柿今天能发出去800斤,算下来有1500元的收入。”黄永红高兴地说。黄永红是蜜蜂峪大棚种植的老把式,他的两个大棚全部种了西红柿,去年一年收入达到了5万余元。
蜜蜂峪村的大棚种植产业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2003年,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以大棚蔬菜唱主角,专业合作社经营,主抓“一村一品”蔬菜种植,大棚蔬菜逐渐成为该村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2015年,镇上又对该村的原有老旧大棚进行重建,解决了土地盐碱化的问题。目前全村共发展西红柿、豆角、西葫芦等大棚86个,种植面积达150多亩,每年仅靠大棚就增加群众收入240多万元。
“我们村的蔬菜根本不愁卖,每天都有各地的客商到村里进货。”蜜蜂峪村的村支书马团圆自豪地说。经过多年口碑的积累,蜜蜂峪村的大棚蔬菜特别是西红柿在子长县已经远近闻名,村上还注册了“乡山沟”蔬果商标,进一步提高了蔬菜的档次和市场竞争力。
与蜜蜂峪村这样的传统大棚种植村不同的是,位于杨家园则镇政府所在地的杨一村却是一个新兴的大棚产业村。2016年,镇上在该村的石太山村民小组规划建成183亩的蔬菜大棚示范园。已经建成大棚45座,23户农户已经开始种植,“一村一品”大棚蔬菜种植已初现规模。今年,该镇计划再新建大棚42座。该示范园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到300万元,成为全村支柱产业,进一步提升重点镇建设配套产业的规模和水平。
在杨一村村民杨虎牛的大棚里,他一边采摘葫芦一边与记者乐呵呵地交谈了起来。“我共有两个大棚,一个种了西葫芦,一个种了西红柿。西葫芦去年腊月就开始卖了,已经收入了8000元。西红柿也长势很好,再有半个月就上市了。之前在神木的砖瓦厂打零工,工作不稳定,一年下来才挣了2万多,现在两个大棚收入5万块钱没问题。”
据杨一村驻村干部薛毛毛介绍:“为了鼓励农户发展蔬菜大棚,镇上按照新建一个大棚660元/米的标准,农户只需自筹260元/米,政府补贴400元/米。镇上还完善了水、电、路等配套设施,蔬菜中心的技术人员还全程进行技术指导,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发展蔬菜大棚种植的积极性。”
子长县杨家园则镇蜜蜂峪村和杨一村的大棚蔬菜的产业的发展是该县实施“一村一品”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缩影。目前,子长县大棚累计已达到10370座,实现蔬菜总产13万吨。2017年,子长县将以杨家园则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加快秀延河川蔬菜产业带建设,大棚、拱棚、露地“三菜”并举,计划新建大(拱)棚各500座,露地菜1000亩。同时,积极推广棚栽新品种、新技术,构建保鲜、冷藏、加工、销售物流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责任编辑: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