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讯(王晓明 白全安 记者 王宏海)驮牛山,地处延长县最西头,S205公路就从山脚下蜿蜒通过。近两年,这座原本寂寥的小山,却因一位“鸡司令”和他的一群鸡变得热闹起来。
初春的陕北,乍暖还寒。3月18日,汽车沿着崎岖的山路在驮牛山上上行。透过车窗,老远就望见山腰一排排错落有致的鸡舍和散落在山间像棋子一样的白红相间的鸡群。不一会儿下车,我们就见到了这位“鸡司令”——瘦高、精干的青年刘祥。随后,我们在刘祥热情指引下,参观了这座山上的养鸡场,也感受到了青年党员刘祥的创业艰辛和拼搏精神。
把鸡场建到半山上要做最强“鸡司令”
刘祥,32岁,郑庄镇陈家沟村人,退伍军人,中共党员。他当过司机,打过零工。在多年的打拼过程中,他发现近几年市场上土鸡的需求量非常大,几乎是供不应求。于是,他就萌生做散养“土公鸡”的念头,在农村好好干一番事业。
2014年,他说干就干,开始筹资、选址。最初,他把养鸡场建在邻村一亲戚遗弃的窑洞院子里,购买少量公鸡苗试养。院子背靠大山,前临小河,是养殖理想之地,但因村子整体搬迁,村里没电,空无一人,生活条件很不乐观。即便如此,刘祥在妻子兰媛媛的陪伴下,带着女儿,依然搬了进来。在养殖期间,夫妻俩边学习养鸡技术边细心喂养公鸡。2015年春节前,刘祥夫妇精心喂养的公鸡销售一空,刘祥赚得了创业当中第一桶金,养鸡的信心更足了。
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刘祥决定重新找个养殖基地。于是,他把目光盯到村头的驮牛山。驮牛山向阳面坡度小,地势相对平整,更重要的是山下就是S205公路交通便利,沟道水源也比较充足。刘祥以法人的身份和村里几户养殖户联合成立了“亿翔养殖合作社”,贷款10万元,并找到合伙人共投资30余万元承包了驮牛山上300多亩的荒坡,建设养殖基地。经过5个多月的奋战,建成了鸡舍、饲料室、雏鸡室、办公室等40多间厂房。截至搬迁,养殖数量有3000多只。
创业艰难百战多。养殖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防疫。在迁厂不久的一天早上,刘祥突然发现有许多鸡被病毒感染,奄奄一息。他立刻请来当地兽医指导防疫,但想尽了各种办法,鸡苗的死亡的数量依旧在增加,短短几天内就死亡了800只。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兽医通过电话请教了北京权威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兽医重新进行了配药,疫情才得到控制。虽是一个不小的挫折,但面对挫折更坚定他谋求致富的勇气。
在刘祥不懈努力下,2016年基地共养殖公鸡5000只,其中成年公鸡4000只在春节前销售一空,产值32万元,纯收入16万元。目前,基地1500只白色蛋鸡已经开始产蛋,300多只公鸡也已经可以出售,雏鸡室里今年第一批1500只鸡苗也正在等待出窝。
看着山坡上到处啄食的鸡,刘祥信心满满,就像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他告诉记者,今年他的目标是出售鸡蛋20万枚,出栏公鸡2万只。要把驮牛山打造成延长县境内最大的肉鸡养殖基地。
“带领乡亲共同致富是我最大梦想”
我们来的时候,正赶上刘祥把陈家沟村里贫困户召集起来,在包村干部的组织下准备举办“延长县亿翔合作社2017年联户扶贫活动启动仪式”。在仪式上,刘祥代表合作社给村里24户贫困户每户免费发放30只产蛋鸡,助其今年脱贫。本次发放的鸡共720只,价值36000元,均为8个月大的产蛋鸡,贫困户逮回家即可产蛋。每户贫困户可发30只蛋鸡,预计今年养鸡纯收入千元以上。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在致富的同时,刘祥并没有忘记他是一名党员。党员就要发挥先锋作用,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陈家沟村全村309户,1026口人,地处沟道,以山地为主。20多年前,该村就发展苹果产业。但是近年来,随着果树的老化,后续产业又没有发展起来,该村贫困户达90多户,多为多病体弱的老人。只要还有行动能力,养鸡就不存在问题。刘祥觉得养鸡成本低见效快,是最适合老人发展的产业。于是从2016年秋开始,刘祥就免费给村里部分贫困户发放了鸡苗,并上门指导防疫,按市场价收购成品鸡,提供一条龙服务,取得不错效果。今年一开春,他就继续给贫困户发放蛋鸡,截至目前,已经有30户贫困户及部分村民和亿翔合作社签订了合同。
“在我有能力的时候,带领乡亲共同致富,是我最大梦想。”看着领到蛋鸡笑容满面的父老乡亲,刘翔这个陕北汉子话语是那样的铿锵有力。
责任编辑: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