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捏面花“燕燕雀雀” - 区县新闻 - 新西部教育网

子长捏面花“燕燕雀雀”

日期:2017-04-01 10:36:36        来源: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    浏览量:

\

  陕西农村报—陕西农村网讯 (周展辉 刘伟) 清明寒食总相伴,又到一年捏面时。临近清明寒食节,子长的街头已有巧妇兜售面花,一串串造型各异的燕燕雀雀,栩栩如生,加之红绿色泽鲜明,在乍暖还寒的时下着实亮眼。

\

  在陕北,到了寒食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捏面花。子长人过清明寒食节时,习惯用白面“蒸子推”和捏各种动物,从寒食前几天开始,清明过后基本就不捏了。捏面花在子长本地称为“燕燕雀雀”其中“雀”读“巧”字音。据走访的老人们讲,此为当地方言,“雀”为鸟的意思,读“巧”字音,其中也有称赞心灵手巧的寓意所在。

\

  据了解,捏“燕燕雀雀”是为了纪念晋国大臣介子推。相传公元前636年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宠妾骊姬心怀歹意,企图谋害太子申生、公子重耳,扶持小公子莫齐继位。介子推等忠臣知道后,便保护着重耳离开晋国避难。有一天,他们到了卫国的深山老林里迷了路,又累又饿实在走不动了,就在重耳断粮待毙之时,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食用。后来,重耳做了晋文公,介子推不愿作官,与老母隐居到了山林。晋文公以为三面烧山,期待他出来,但介子推不愿出来,最后被烧死了。晋文公为纪念他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家家户户禁生烟火,以示哀思。晋文公重耳流亡生活的地方恰巧就在子长县涧峪岔镇重耳川,至今留有重耳夫妇栽桑养蚕的传说。

\

  捏“燕燕雀雀”,除了白面发酵外,所需的工具十分简单有梳子、剪子、锥子、擀面杖等日用品,辅料则是红豆、黑豆、绿豆、花椒粒和红绿食用色素,技艺高低全凭个人。有心灵手巧者,构思出别出心裁的造型,便成了有个性的创作。

  “面一定要发酵好、醒到,这是关键。形状这些都凭喜好,全在心中。”闲聊中,张大娘已向我展示非凡的技艺。只见一小团白面,攥在手心里,三捏两揉,就成了一只小雀的身子。用剪子在头上一剪,就成了嘴,接着梳子轻按就成了翅膀和尾巴,再胡椒粒作为眼睛,约莫几分钟时间,就成了一只啾啾乱叫的小麻雀了。

  常见的有老虎、马、鸟、蛇、花篮等形状。捏好的“燕燕雀雀”蒸熟出锅以后,还会点上红绿颜色,有“画龙点睛”之妙,赋予活力和灵气。据老人们讲,与其他地方不同,子长燕燕雀雀只有红绿两种颜色,红色代表着介子推的忠诚热血和那场大火,绿色代表着勃勃生机和介子推期盼晋文公重耳爱国爱民的心。

\

  源于祭祀,用于缅怀。衍传至今,“燕燕雀雀”不仅仅作为一种食品、手工艺术,已经融入到了生活之中。小时候,爷爷奶奶常将捏好的“燕燕雀雀”蒸熟烤干,与红枣相间用细绳穿成串挂在窑洞窗前和我的脖子上。在子长,男女青年初定秦晋之好时(订婚),在清明寒食时,男方要送给女方“子推馍”(大个的馍馍,馍面上有花边,四周装饰着燕、鸟、虫等动物,意为纪念介子推和因保护介子推而死的动物)女方要送给男方老虎形状的“燕燕雀雀”。

  现在,习俗渐渐归于平淡,捏“燕燕雀雀”的人也少之又少,多为经历岁月的老者,走访中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子长捏“燕燕雀雀”。

  捏“燕燕雀雀”背后的寓意更是不可准确说出,探寻中,忽感或许只是缅怀纪念。



  责任编辑:曹静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