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县几百亩良田变荒地
——对黄延高速甘泉段部分临时用地复耕的调查
新西部教育网讯(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 记者 张泰东)2013年,甘泉县石门镇油粉村群众为支持黄延高速公路建设,把自己最好的耕地让给施工企业用作拌合场、料场使用。按照谁占用谁复耕的当初协定,高速公路建成后,施工企业应对临时占用的耕地进行复耕,还田于农民。然而,自2015年9月黄延高速通车后,施工企业虽对临时用地进行了复耕,但令村民不满的是,复耕后的耕地无法耕种,村民多次联名向有关部门反映,两年过去了,问题依然没有得到一个圆满的解决。
田地里的石块
田地里的石块
建筑垃圾堆积起的田块 大小石头遍地
6月13日,记者来到群众反映强烈的甘泉县石门镇油粉村张岔组麻地窝子沟道。这里是中铁十六局一公司16项目标段用作拌合场的地方,占地27亩。
村民曹某某说,这块地是村集体的土地,多年由姓边的群众耕种。2013年16标项目部租用了这块地,用作拌合场和料场。2016年春,16标雇请当地人进行土地复耕,将拌合场水泥地面及垃圾全部倾倒在上部,然后又挖深坑用黄胶泥土敷表。满地的石头,机械都不敢进地犁地,无法耕种。
新建的排水沟渠已经开裂
新建的排水沟渠已经开裂
新建的石头挡墙有部分已经开裂
记者在现场看到,复耕的田块远看用石头垒起的梯田貌似壮观,走进一眺,大石头、小石头遍地,干垒的排水沟渠表面水泥已经爆裂,部分挡墙即将垮塌。
张38#井地块,复耕后的地表面仍然散落着建筑石板
类似的问题在张38#井地块同样存在。当地村民说,这里大约10亩耕地,是施工队用来倾倒建筑垃圾的地方。
田地里的石块
记者在现场看到,堆积如山的田块表面仍散落着建筑石板,有一处早间做成的挡墙已经被掩埋,刚刚露出个头,更为可笑的是,新建的排水沟渠阻断了上山的道路。
张岔村麻地窝子,复耕后的田块石头满地。
张岔组长苗某说,复耕的地块是这样,他们组还有寨子峁沟、老段台沟、大台沟三块地合计38亩至今还不给复耕。
油粉村支部书记告诉记者,不仅16工程标段存在这样的问题,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15标段所占用阳坪组、汪屯组上百亩耕地复耕后,同样存在群众种不成的问题。张书记说,村组及群众多次向县上有关部门反映,没有人管。
临时用地混乱 缺乏监管
记者在油粉村采访发现,黄延高速临时用地存在管理混乱,村组及部分群众为了眼前的利益,以每年每亩500至2000元的租金,临时租地给施工方,施工方需用多少给多少,看上那块地就贡献那块地。
村民杜先生说,当时村组干部及部分村民看好了每亩2000元的租金,同时,镇村干部召开动员会,说这是省级重点工程,群众要积极配合,支持工程建设,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扰影响工程。因此,村组和工队签订临时租地协议,甚至工队和个别群众私下就签订租地协议,工队要在地块上做什么,群众不敢言语。按理说,这么大的工程,建筑垃圾处理应该有指定的倾倒场所,而施工队为了多赚钱,就近就地倾倒、掩埋在临时租来的耕地甚至有些还是国家划定的基本农田上,没有人去制止、监管,虽然进行了简单处理、黄土覆盖,这把群众的好田全毁了。当地群众土地本身就少,就靠这一点点土地生活,这下高速通了,有些群众却永远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留下了万年脏。
张岔村和中铁十六局一公司签订的临时占地合同
张岔组现任组长苗某向记者出示了当初和工队签订的两份临时用地协议,记者发现该协议只有当时的组长和几位村民代表和施工队负责人的签名画押,没有公章,更没有监管方。
谁来监管、监督建设临时用地及善后的复耕工作,就成了工程建设中的空白,也为复耕后群众种不成,群体民怨埋下了祸根。
问题,成了业主和有关部门的皮球
就群众反映的问题,甘泉县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有关项目临时用地,项目部都给他们报批过,有资料。协议都是村组和施工方私下签订的,没有人让国土局参与。2016年、2017年,我们曾两次对部分复耕的地块进行验收,因没有达标,至今没有通过。
该负责人同时说,现在,他们也无法联系到标段,让记者找黄延高速建设管理处。
在延安市,黄延高速建设管理处办公室闫主任说,他们和施工方是合同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他们也管不了。至于工程建设中临时用地的问题,他们已将所有费用全部拨付给了施工队,工队和当地村组进行协商,临时用地不在他们管理范围。同时说,对于建设临时用地,延安市政府有专门会议纪要,其中包括“质保金”,管理处已将所有“质保金”全部拨付给了延安市政府,市政府拨付给了各县工程建设指挥部,让记者找甘泉县工程建设协调办。
在甘泉县黄延高速建设指挥部协调办,姬主任告诉记者,他们县从来没有收到过临时用地“质保金”。并且说,去年和今年,他们对杨坪等复耕地块进行验收,两次都没有过关,第一次他们曾向工队提出过整改要求,第二次去验收,他们连动都没有动。黄延高速建设管理处他们是项目业主单位,只有他们有制约权,能找到施工方,其他人根本就没有办法。
于是,黄延高速通车快两年时间了,油粉村几百亩临时占用的良田就这样一天天撂荒着,群众无法耕种,也没有人去管。群众的问题,如今却成了业主和政府多个部门的皮球,踢来踢去,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就此类问题,有关人士认为,导致今天问题的发生,一方面反映出施工方只顾赚钱,根本不考虑群众的生死;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政府有关部门在管理中的缺位。俗话说,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在工程建设中,建筑垃圾是否按照规定的地点倾倒,施工方临时用地有无规划,这是监管的责任。建筑垃圾任其倾倒,随意占地,监管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酿成了今天的恶果。
谁该为此责任买单?油粉村几百亩耕地何时能归还于民,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责任编辑:刘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