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讯 (李清喜)省委制定出台的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是提振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精神的良方,是破解干部“能力不足不能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问题的灵丹,是解决干部干事创业压力不够问题的妙药,不仅消除了干部干事创业的顾虑,更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用人导向向基层拓展延伸,形成风清气正、人心思进的良好政治生态。
“鼓励激励机制”是增强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的良方。目前,全镇干部在全力推进省级重点示范镇、国家级建制镇示范试点等工作中展现了不畏艰难、激流勇进的工作作风,全镇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飞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乡镇工作总量日益加大、质量标准逐步提高的背景下,部分领导干部出现了精神不振、动力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紧紧围绕“鼓励激励机制”的三个方面狠抓工作落实。一是坚持在一线和重点岗位上评优评先。把那些有政治情怀,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干部安排到工作一线和重点岗位上淬火锻炼,使之成为本单位各项工作的先进典范,并纳入后备干部予以重点培养,让一线和重点岗位成为培养干部的摇篮。二是注重工作实绩的考核奖励。将机关干部月考核备案制度与目标责任考核奖金的发放结合起来;将村级目标责任制考核与村干部绩效工资结合起来,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让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获得褒奖。三是将选拔任用的机会向典型和先进倾斜。把那些有本事、肯干事、能成事,工作方法多、实绩明显、群众基础好的干部作为提拔任用的首要人选,形成任人唯德、任人为贤、任人唯绩的鲜明导向。
“容错纠错机制”是消除干部“有为不敢为”的灵丹。当前,一些干部在推进重大项目、处理热难点问题、脱贫攻坚等工作中,主观能动性发挥不明显,主要是怕在创新中出错,怕追究个人责任,“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消极思想成为少数干部老生常谈的经验之道。“容错纠错机制”的建立就是解决这一消极现象的灵丹,让想干事的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促使全镇形成奋勇争先、追赶超越的良好局面。
“能上能下机制”是破解干部创业压力不够的妙药。“能上能下机制”的建立,就是定出了一个衡量干部标准的界点,将那些浑浑噩噩、动力不足的领导干部与敢打硬仗、敢啃骨头的干部区分开来,将那些投机取巧的干部与踏实苦干、讲奉献、重业绩的干部区分开来,真正让老实人不吃亏、获重用,让平庸失职的干部丢位子。充分利用班子研判时机,将班子成员实绩进行排名,给那些不善为、不作为的领导施加压力,敲响警钟;建立健全机关干部月考核备案制度和村级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将镇村两级干部纳入述职评议、综合研判的范畴,为干部岗位调整和村级班子换届提供可靠的依据,促使全镇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政治生态。
当前,是贯彻落实省委“三项机制”的关键时期,要结合镇情、村情,结合重大项目和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急难险重任务下发现干部、磨练干部、选拔任用干部,让“三项机制”在河庄坪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全速推进省级重点示范镇、国家级建制镇示范试点的打造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责任编辑: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