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考研资料成抢手货 每份最高卖到千元 - 教育培训 - 新西部教育网

学霸考研资料成抢手货 每份最高卖到千元

日期:2017-02-23 11:28:01        来源:钱江晚报    浏览量:

  就是这份“原版”的考研资料,有人出价千元购买。

  近日,各高校开始陆续公布2017年考研初试成绩,考研报考人数创新高,达到201万人。

  考研分数刚公布,已考完的学霸就开始在网上叫卖自己的考研笔记和复习资料,有的卖到上千元一份。

  钱报记者走访下沙大学城几所高校发现,考研结束后,“学霸”的复习资料都成为“香饽饽”,特别是备战明年研究生考试的学生们正在抢着高价求购第一手考研资料。在微博、论坛和淘宝网上,都有类似的考研资料叫卖,每份5元到500元不等,已经形成一个微型的产业,让人叹为观止。

  一叠学霸笔记引来众多求购者

  价格最高的出到了1000元

  对于中国计量大学的考研生小吴(化名)来说,考研初试通过,复试结束,心里这块石头总算落了地。这两天,他却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宿舍竟然门庭若市,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学弟学妹。他们,都想将小吴手上那套助他考上研究生的资料买下。

  “有个学妹也想报我考的那所南京高校,同样的专业,非常希望得到我的复习资料。”学妹把收购价格出到了一千元,小吴一点都不惊讶,“不是学霸,复习资料还真拿不出手。”

  学妹莉莉(化名)说,学长既然考上了,说明复习资料有用,“考的又是同一专业,整体内容八九不离十。知识点是经过整合的,可以为我节省很多时间,至少考试重点是明确的。”

  小吴手上专业课的复习资料厚厚一叠,上面密密麻麻都是手写的笔记心得,还有红笔注明重点,他说这些都是备考一年的“精华”。

  “这些资料除了自己整理的,还有部分是我从上届考生那里买来的。”小吴说,他在一个考研群里认识了那位学长,考的也是南京那所学校那个专业,而且高分通过。“那个学长对我说,看了他的资料,专业课至少考130分。”

  这份资料小吴买来花了120元,是复印的,邮费还得自己出。

  虽然上门来求购资料的人门庭若市,有人甚至出了“天价”,但小吴并不想赚这个钱,他说,自己更愿意把这份资料复印出来,免费送给学弟学妹们。有些人还互相加了微信,“他们遇到不懂的,大家还可以随时交流。”

  在浙江传媒学院,记者碰到一个姓齐的准备考研的大三学生,他就花1000多元买了一套学习资料。“我是从一个浙大的研究生那里买的资料,他考研的成绩很好,我还特意去查过,分数的确很高,这才放心掏钱买的。”

  微博、论坛、淘宝网均有叫卖

  每份5元到500元不等

  除了从学长学姐那里求购现成的笔记,还有不少学生在网上购买考研笔记,微博、论坛、淘宝网上均有卖。

  记者随便搜了搜,下沙一些比较热门的校园微博上,都有学生在发布售卖考研资料的信息。相应的,也有不少学生在微博上高价求购。

  在淘宝网上输入“学霸考研笔记”关键字,能够搜到上百个相关“宝贝”,学霸高分手抄笔记、考研笔记自选等应有尽有。仔细看,这些“宝贝”的成交量都还不错,有的一天的成交量达到70单左右,报价从5元到500元不等。

  所谓一分钱一分货,价格最低的5元考研资料只是一小份手抄资料,而想要完整的考研资料就需要加钱,价格往往高了几十倍。

  记者联系上一家网店的卖家徐老板,她是北京一所高校的在校研究生,这些笔记除了她自己的,还有不少是从成绩特别优秀的研究生同学那儿整理出来的。徐老板手上的“货源”十分丰富,全国50多所高校的“最新考研资料”都有。形式分为手抄复印版、印刷版等,顾客还可以自由挑选,当然价格也不一样。手抄版的因为上面有不少“前辈”做的心得笔记,价格自然要高些。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有个学生,创建了十个资源共享QQ群,只要加入这些群,学生就可以免费拿到优质的学习资料,其中就有不少考研资料。

  这名学生叫陈达统,是该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了让大家分享资料,他跑遍各幢寝室楼,向各个专业的学霸借笔记,复印后上传到群里。

  陈达统说,他建这些群的目的就是想让大家分享,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学也会把自己获得的资料发布到群里,形成了一种很好的氛围。

  “高分”笔记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但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

  年年考试试题在变,这些考研资料对于考生真的有用吗?

  成为抢手货,不是笔记本身,而是笔记上“学霸”的学习思维。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小费告诉记者,仅仅是买一份学霸的笔记,看不懂也是白搭,想要通过考试还是要吃透教材,难点、要点都要一并掌握,才能真正地学到点子上。

  对于学生叫卖考研资料,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刘义安老师表示,学长毕业后将资料免费送给学弟学妹的比较多,至于卖到高价,并没听说过。

  “如果是考了高分的学霸笔记,还是非常有用的。”刘义安说,如果考的专业相同,那么对于下一届考生还是有借鉴价值,本身就是一种经验的传承。但是,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和接受知识的程度不同,这种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这些笔记都是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再将错题、难题整理出来,其他学生想借鉴,还是需要结合课本所学内容,好好‘消化’才行。”


 

责任编辑:吴改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