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讯(靳天龙 通讯员 韦江江) “我一定会尽心做好这里的所有事,让这些小毛驴茁壮成长,它们可是我乃至全村脱贫的希望。”宋换应将一把把玉米截杆放进食槽,看着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的小毛驴信心满满的说。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吴堡县宋家川街道办南王家山村的强民养殖专业合作社里,26头小毛驴在贫困户宋换应的精心照料下,各个肚皮鼓鼓,精神饱满,正在欢实的来回跑动,惬意地享受着阳光的沐浴。这只是宋家川街道办在精准脱贫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宋家川街道办位于吴堡县南部,辖48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总人口3.4万人,贫困户共有1589户3436人,目前已脱贫1412户3071人,其中产业扶持679户1580人,兜底扶持643户1195人,教育扶持75户273人。
为了在精准脱贫路上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帮助贫困户变“输血”为“造血”,使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宋家川街道办负责人多次深入农村与贫困户进行调研探讨,并远赴安康、渭南进行了考察学习,探索出了“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捆绑式脱贫模式。由党支部负责人成立合作社,把老、弱、病、残无法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吸纳入股合作社,并根据实际利润每年保底给予贫困户不低于600元的分红。同时把精准脱贫工作纳入村(社)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实行责任与经济履职相捆绑,充分发挥村负责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职责。
南王家山村村民宋建国今年65岁,5年前因患有脑梗住院治疗,花掉了家里近万元的积蓄,再加上患有糖尿病的妻子,年已花甲的夫妻每年还得靠3000多元来买药抵抗病魔,让他苦不堪言。在2015年精准扶贫政策下,宋建国被村里评为贫困户,2016年11月凭借县政府给予50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成功加进村里的强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又因他年轻时有过饲养毛驴的经验,还懂点机械维修方面的知识,被村里推选聘为合作社里的一名饲养员。“真没想到,我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如今竟然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不但每月有1800元的工资,在合作社每年最少还能领到800元以上的利润分红,这可真是双丰收啊!”宋建国高兴的说。
南王家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高登峰介绍,强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是由帮扶单位陕西省邮政公司投资27.6万元建立,占地面积950平方米,设有饲养员室、驴棚、蓄水井、草料棚、化粪池等设施,预存栏驴60头,现有驴26头,吸纳入股贫困户10户29人,雇用在册贫困户4人。在毛驴出栏时,每头毛驴按照600斤计算,保底毛重每斤17.5元价格卖出,除去饲养成本和员工工资开支,每头驴至少赚2000元。同时,村里还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及周边村群众种植玉米、黑豆、谷子等农作物,并以保底价每斤0.7元进行收购,秸秆每斤0.4元进行回收,帮助群众增加收入。截至目前,街道办共建起合作社27家,吸纳贫困户516户1328人。
要真正实现脱贫,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扶贫措施是关键。宋家川街道办深入分析不同贫困村、贫困对象、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把各项扶贫措施与建档立卡挂钩,一村制定一个帮扶规划、一村确定一批帮扶项目、一村培育一个致富项目、一村落实一个帮扶干部,因村施策,因户施法。除了对家庭基础差、文化程度低、无技术、残疾程度较轻的家庭,重点在种植、养殖、加工业方面进行产业扶持,对年老多病、劳动能力差扶不起来的家庭,实施政策性生活保障,还对贫困家庭毕业未就业的大学生实行免费参加就业培训。
刘海军是刘家沟中心村一名贫困户,2011年因患有胃癌做了切除手术,至今在家休养无法劳动,女儿刘亚丹正在读高中,再加上儿子刘亚龙去年毕业没有工作,家里的收入全靠妻子打零工来维持。在县精准扶贫政策的引领下,2016年10月,宋家川街道办选送刘亚龙到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免费参加畜牧专业培训,并承诺一年后给予公益性岗位安置,每月工资2500元。刘海军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孩子培训回来就有工作了,而且在政府部门上班,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好的事。”目前,街道办已对贫困家庭两后生中的56人选送赴榆林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免费培训,已就业11人。
与此同时,宋家川街道办还注重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让本地农产品出得去,让外面人流信息流进来,并邀请专家及产业大户、致富能人等对贫困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户的创业能力,疏通就业渠道。
责任编辑: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