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然而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为师之道开始暗藏“机关”,高校师生关系变得“一言难尽”,严重妨碍高校落实教书育人神圣职责,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每到新旧学期交替,考试、评教,总是绕不过去的话题。而身处其中的两个群体——老师和学生中间,又总会因此产生些许“故事”,在公开或半公开的默契与妥协中“各得其所”“相安无事”。
宜宾学院教授郭五林不久前这样告诉学生:凡购买他编写的教材的同学,每买一本书平时成绩加5分,每人最多可以加20分。事件曝光后,虽然学校依照规定给予了处分,但如此赤裸裸的“交易”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已无法挽回。因为评教,导致老师和学生形成了特定的“利益共同体”,相互讨好、互不为难成为师生关系中的一种潜规则。
本应是亦师亦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出现了哪些问题,面临什么样的挑战?记者历时多日展开调查,力图还原高校师生关系的真实面貌。
交往皆学问,师生间的几种相处模式
“互不为难是心照不宣的‘秘密’”
随着大学生活的逐步深入,天津某高校学生陈虹愈发觉得与老师相处是一门“学问”。“学校也是一个人情社会,和老师处好关系很重要。”
河北某高校学生张雪向记者透露,她所在学校的一些学院比较“黑”,学生领到助学金后需分给班主任一部分,否则第二年就得不到助学金了,“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规则”。
而在期末评教期间,南京某高校学生张洁雅说:“有次评教,我同学对一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提了意见,这位老师知道后非常恼火,要求我们每个人把评价截图发给他,并威胁说一定要找到那个提意见的同学。”
“一般情况下,老师想要获好评,会多少给学生些好处。比如,他们要给出同学们期待的‘优异成绩’,以及‘不点名’‘划重点’等‘特惠’。”山西某高校学生周玮说,“彼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互不为难是心照不宣的‘秘密’。”
“老师让我们明白,大学是很现实的小社会”
“老师让我们明白,大学是很现实的小社会。”从本科到博士,博士生李轩华辗转三地三校,他坦言,老师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的事很普遍,“主要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两方面。工作上,老师往往会把学生作为自己的‘员工’,很多学生也会管老师叫‘老板’,帮做项目、搞科研。生活上,我总会听到同学抱怨,被当作保姆,收拾家、充话费、接送孩子,甚至吃个饭还得学生买单。”
甚至还发生了更严重的事件。近年来,“老师性骚扰学生”时常登上社会新闻的“头条”。来自老师的性骚扰,让广西某高校学生张玫的大学生活被阴影笼罩,“期末成绩出来前,老师发消息说我的卷面成绩太低,要我晚上去他办公室补课”。因为担心挂科,张玫即便不情愿也还是去了,“庆幸当时有朋友帮助没受到伤害,但我至今仍不愿回想那段糟透了的往事”。
“下了课就形同陌路”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好老师少,奇葩老师同样也不多,大学生活中最常出现的师生关系属于“相安无事”型,即学生除了上课之外很少与老师接触,一个学期下来,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天津某高校学生张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同学们与老师的交流确实不多。上课时,老师在台上讲课,有的学生听,有的学生玩手机、睡觉、看书。一下课,老师大都提包就走,师生间基本形同陌路。”
“每到考试季,网上都会冒出一些搞笑图片,比如考试时问你授课老师叫什么,放4张图让你选老师的样子等等。这一方面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与老师的交流确实不多。学生连老师的长相都不知道,这不就是陌生人嘛。”北京某高校学生李洋说。
“总会有好老师点亮你的人生”
毕业多年,自己也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的周欧博,至今仍铭记老师带给他的关怀与教导。“这位恩师的教导贯穿了我整个大学时光,点亮了我的人生。学习上遇到疑惑,老师会不厌其烦地解答;生活上遇到困难,老师会倾囊相助、出钱出力帮我渡过难关。”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张心怡则因为导师“私人定制”般的教育而受益匪浅。“刚入学时,导师会根据我们未来的人生规划和职业方向,针对性地指导我们,他说希望我们每个人走出校门,都是有追求、有梦想、有特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