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安无事”才是最大的担忧
与师生间小概率的不和谐现象相比,安徽大学原党委书记黄德宽把师生间的“相安无事”看作是最大的担忧。“长期‘相安无事’的状态是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
黄德宽说:“有些老师把课堂教学做得很好,但与学生互动较少,这恰恰说明,他们并未真正领会‘育人’这一职责的内涵。”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现在老师都很忙,出去吃饭谈项目、拉课题、搞关系,根本无心做学术。与学生交流,一没时间,二没心思,三没动力。”
在南开大学副教授陈超看来,多数老师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这一层面,而对于更高层次的思想引导、心灵关怀、人格养成等的关注与投入,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还有很大差距。“这种‘平淡’的师生关系,没有完整体现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是什么侵蚀着高尚师德
“客观地说,类似‘买书加分’、暗示学生送礼之类的现象,在高校只是极少数。但这些偶发现象,确实暴露出教师责任感下降、功利心上升、师德师风弱化的现实。有的教师仅仅将教学当成谋生手段,忘记了教师的神圣使命和天职。极个别教师甚至师德沦丧,为了一己私利和私欲不择手段。”陈超评点道。
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高校教师提出了要求。
“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是为师者的本位,也是至高要求。”南开大学博士生赵洁也曾当过老师,在她看来有些老师精于在课堂上高谈阔论人生哲理,但落到自己的行动时,往往背道而驰,“这对教育学生产生了很恶劣的影响。”
是什么让某些老师变成“双面人”?
陈超指出:“师生不和谐甚至师生冲突,一方面反映出当今社会的一些负面现象和规则渗透到学校中,另一方面也说明校园生活中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的教师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义利观在发生变化。”
“说到底,是教师理想信念的失落和价值观的异位。”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王东林举例说:“我是学历史的,我的老师一辈子论文论著虽不多,但大多是精品力作。他们常常教导我们,做学问首先是诚于道,来不得半点虚假,没有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就不能写文章。现在这样的传统稀见了。20世纪80年代,大学年轻教师从助教到讲师,一般要花费5到7年时间,接受系统训练,有专门的指导老师,比现在读研还严格。能否当教师,要看教研室、系主任和教务处的考核评判,如果他们认为你不适合做教学和研究工作,会安排转岗当干部。这在当时是很难为情的事,现在反倒变成一种追求。可以说,人们的价值观完全异位了。”
黄德宽进一步解释道,出现这样的局面与社会大环境紧密相关:“一是20世纪后期发展比较快,高校扩招,师资队伍入口把关不严;二是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因此对教学人才的培养管理考核偏软,对课堂的监管不够。”
师生关系应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理想的师生关系怎样建构?让每个教师潜心育人,注重身教,需要哪些保障?
“对于教师来说,必须强化个人道德修养,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和使命,不忘初心,乐于奉献。如果无法认识到这一点,就难以在教师岗位上立足。对于学生来说,要认识到教师教书育人的不易和艰辛,要认真配合好教师的教学工作,尊重教师的付出和劳动。”陈超说。
在陈超看来,理想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每个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从中获益。“要想配得上教师这一神圣的称号,除了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之外,还需要在个人道德品质上下功夫,把师德师风作为火线和红线,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志业。”
陈超建议,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政策法规的规范、监督和制约作用,将政策法规落到实处。“要关注学校和校园生活,尽可能为教师创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先进的文化、透明的程序、公平的规则、和谐的关系。”
黄德宽强调,全社会都要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地位,让教师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教师准入制度,吸引优秀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淘汰不称职的教师,做到有进有出、动态调整。”
责任编辑:王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