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卷考生重新高考”尊重每一个逐梦的年轻人 - 舆论监督 - 新西部教育网
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舆论监督 >

“白卷考生重新高考”尊重每一个逐梦的年轻人

日期:2017-11-07 10:10:21        来源:中国青年网    浏览量:

       2008年,安徽考生徐孟南第一次参加高考,但是他并没有在考卷上填写正确答案,而是写了满篇自己的“教育宣言”。走出考场十年,他辗转在各地的工厂打工,成家生子,但是他渐渐觉得,当年的做法“太不值”。几天前,徐孟南进行了2018年的高考报名,当年的这位“白卷”考生,希望能够重返高考考场。(11月6日《北京青年报》)

  年少轻狂的徐孟南,通过“白卷”来表达自己对高考制度的抵触与不认同,也放弃了通过高等教育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白卷考生”的境遇,只不过是成千上万农家子弟定型化、宿命化人生的一个缩影;“辍学—打工—结婚生子—打工”,教育这盏希望之灯的黯淡,让许多农家子弟失去了“逆袭人生”的机会。

  教育资源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失衡,增加了农家子弟考上好大学的难度;“出身越差,上的学校越差,将来找的工作越差”的“下沉螺旋”,造成了“寒门难出贵子”;教育投入大收益却难以预期,让一些乡村青少年过早地选择了放弃教育竞争;他们走上了和父辈一样的道路,成为新生代农民工。

  激烈的教育竞争,让读书苦、读书累成为一种坚硬的现实;当读书不能立竿见影地改变生存生态,一些人难免就会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观产生质疑。与遥不可及的“读书梦”相比,辍学打工似乎能够迅速地改变生存生态。那些春节返乡衣着光鲜、出手大方的打工者,让一些农家子弟无比憧憬与向往远方的城市,那里有一个又一个充满机会和资源的完美的“想象世界”。

  在那些看得见的台前,返乡打工者俨然一副轻轻松松挣大钱的成功者模样;在那些看不见的幕后,不少人活得很艰辛。重新认识和发现知识的价值与读书的重要性,这是一种“多么痛苦的领悟”啊;事实上,辍学打工又重新参加高考人并不是少数,没有必要对“白卷考生重新高考”戴上“有色眼镜”。

  每个人都需要在这个世界寻找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需要找寻契合自己价值的实现渠道。有读书的机会却没有好好珍惜,缺乏文化资本的“白卷考生”,难以在市场中拥有好的机会和待遇。“白卷考生重新高考”说到底就是为了追求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以更好地实现对社会的融入。

  在笔者所在的华中师范大学,有一位研究生被誉为“当代孙少平”,他从一所高职院校毕业,在一家煤矿工作;白天下矿井,夜间读书考研究生,经过数年的努力最终心想事成。尽管读书对他命运的改变尚难以测量,但那些想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努力逐梦的人们,依然值得投以敬佩的目光。(杨朝清)



 

责任编辑:吴改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