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洱农民变身“上班族”——云南大理农村企业扶贫见闻 - 云南 - 新西部教育网
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西部瞭望 > 云南 >

苍洱农民变身“上班族”——云南大理农村企业扶贫见闻

日期:2017-03-21 09:48:3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浏览量:

    “我家以前种玉米,每年收入只有3000多元。现在我和丈夫就在镇里的洱宝公司做包装工,每月收入2400元,参与入股每年还能分红2380元。”家住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茈碧湖镇吉菜村的36岁建档立卡贫困户杨红玉对记者说。

  最近,记者在大理州看到,当地像杨红玉这样的农民“上班族”“小股东”还有很多。这得益于大理州创新推广的“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农村产业发展模式,让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变成了“产业工人”“上班族”和“小股东”。

  农民变“产业工人”

  洱源县被称为“中国梅子之乡”。杨红玉工作的大理洱宝实业有限公司,20多年来为山区群众免费种植优质梅子树3.5万亩,免费提供种植和改良技术,每年从当地农户中收购加工鲜梅、木瓜、核桃1.3万多吨,带动果农增收5490多万元,其中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2018万元。

  洱源县的另一农业加工企业大理品宏高原农业科技公司,从2015年3月开始投产黑蒜项目,生产的黑蒜远销日本、韩国以及欧洲国家。该公司带动全县农户种植独头大蒜,每亩增收8000元,公司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以高出市场价两毛钱的价格收购大蒜,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今年品宏公司又投入55万元,以每户1000元的标准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发展资金,发展种养殖项目。

  走进被誉为“南国吐鲁番”的宾川县,随处可见成片规模化种植的鲜食葡萄。宾川葡萄上市时间早于我国新疆和南美洲智利的葡萄,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宾川县推广“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开展产业扶贫,当地龙头企业华侨庄园在萂村建设了200亩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滇西扶贫示范基地,向农民提供标准葡萄园的规划建设支持以及技术和销售支持,去年培训农户1500人。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华侨庄园由1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成立合作社,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缺少技术、没有资金、发展产业难的困境。

  目前,“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已在大理州推广,构建起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利益链接机制,带动贫困户48623户发展产业,其中全州287个民营企业挂钩帮扶300个贫困村,投入帮扶资金3432万元,带动了贫困户26682户实现增收。

  种田人成了“上班族”

  尖尖的小刀片,在梅子果肉上雕刻出人字形花纹,再用雕刀将果肉和果核分离,从缝隙中挤出果核,转眼间梅子变成了一朵扁平的黄色“菊花”……这是洱宝公司的白族妇女杨月霞和几个女工正在一起雕梅。

  雕梅是洱源白族独具特色的传统美食,也是白族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洱宝公司董事长李协鼎就是传承人。他不仅培训上百个工人掌握雕梅技术,使这项非遗产业化,还给当地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路。公司员工达485名,季节性用工500余人,大多是当地农民。杨月霞在附近炼成村的家里种植两亩梅子,每年产五六百斤梅子卖给公司,自己在公司里打工,每月工资2000元至3000元。“我们村有一二十人在公司里工作。”杨月霞说。

  品宏公司总经理李政对记者说,该公司每年从当地农村招季节性临时工30000人次,并优先使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民。在大理州,像杨月霞、杨红玉这样的农民“上班族”越来越多,其中有5874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贫困户当上“小股东”

  在宾川县萂村,141户贫困户向金融部门申请到扶贫贷款每户5万元,成立专业合作社,入股到华侨庄园,贫困户还到庄园打工,庄园每年按8.5%的比例分红给贫困户。每个贫困户平均可增收两万元。

  这是大理州企业扶贫实践中普遍采用的做法,农民以流转土地收租金、银行贴息贷款的形式入股企业,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当年红二、六军团长征时,曾途经宾川县乔甸镇海稍村委会新庄村停留了一晚,并吸纳了4名战士入伍,从此新庄村成了“红军村”。位于风景秀丽的海稍水库东岸的新庄村成立了红色海稍农业观光旅游开发公司,新庄村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以3846元入股参与公司发展乡村旅游,贫困户变成了“小股东”。

  “村民饲养的家禽、种植的蔬菜,由公司收购,入股村民还可以分红。”乔甸镇镇长自汝涛告诉记者。2016年,公司为海稍村委会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39200元,红色旅游带动新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4093元;海稍村委会的贫困人口从67户下降至19户,贫困发生率从10.76%下降至2.73%。

  目前大理州有16986户贫困农户用产业扶持资金入股企业53427万元,企业已向入股贫困农户派发入股分红资金5918万元,实现户均增收3484元。
 

责任编辑:王思露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