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汉滨区创新家校合作共育工作纪实
新西部教育网安康讯(李孝清 通讯员 喻楠 赵军 龚甲庆)汉滨辖区内现有中小学幼儿园380余所,在校学生16.1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23052人,留守儿童13808人。对于地处秦巴深度贫困区、拥有百万人口的汉滨区而言,每个家庭都期盼自己的子女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创造出幸福人生;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渴望孩子通过学习教育,走出大山深造,从而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链条;每名教育工作者都深知唯有创新工作,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才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关切教育的最好回应。
思考的深度,决定工作的高度。基于这些思考和认识,去今两年,汉滨区在推进家校合作共育中找到了教育发展与脱贫攻坚的契合点,不断创新,大胆实践,为汉滨教育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汉滨区举办家校共育工作培训会
2017年3月25日,由汉滨区教体局和区妇联牵头,在汉滨初中成立了“汉滨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启了全区家校共育工作的大幕。
2018年5月10日,陕西省家庭教育公益巡讲走进汉滨区,知子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曹廷珲老师回到母校汉滨高中,以一场《家庭是教育的原点》专题讲座,让300余名家长老师对家庭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引起了大家对家校共育的共鸣。
全省家庭教育座谈会在汉滨召开
6月12日上午,陕西省家庭教育巡讲总结座谈会在汉滨区召开,汉滨区政府与北京知子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家校共育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接着组织区教育优先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及全区的骨干教师就家校共育工作进行了专题辅导培训。
7月22日,以“塑造美好心灵,传递幸福能量”为主题的汉滨区中小学幼儿园2018年暑期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千人培训活动如期举行。在专家讲师的引领下,汉滨区的骨干教师收获了开展家校共育的方法技巧。
8月5日,汉滨区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班在北京师范大学培训中心开班,通过组织各镇办中心校和区直中小学的100名校长分两批参加研修学习,使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管理水平、推进家校共育的领导力得到了大提升。
从组建机构到举办公益巡讲,从签订合作协议到专题培训,汉滨区高点站位,敢闯敢干,借力运势,下好“五子棋”,创出了家校共育的新天地。目前,全区开展家校共育的中小学实现了全覆盖,每学期受到家庭教育专题辅导的师生及家长超过20万人(次)。
汉滨高中举办家庭教育讲座
建班子,审时度势定规划
汉滨区是教育大区,贫困学生、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普遍缺失,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常常遇到学校教育这头热,家庭教育那边凉的尴尬局面。为切实弥补家庭教育不足,汉滨区在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立足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全面启动“新教育”改革,大力构建家校共育制度及服务体系,走活了城乡教育一盘棋。
2017年4月,汉滨区成立了家校共育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区长缪红艳任组长,教育、妇联、财政、公安、团区委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统筹领导全区家校共育工作,研究制定区级层面的家校共育工作规划和相关制度。同时定期听取专门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工作任务,解决存在的问题。
与此同时,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陕西省家庭教育工作“十三五”规划》等精神,科学制定了《汉滨区家校共育行动2017至2020年规划(试行)》,紧扣基础建设年、质量提升年、品牌建设年三个阶段,从指导思想、项目目标、序时进度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共育模式已初步构建,家校工作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广泛认可和社会各级的一致好评。
汉滨小学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
想法子,健全机制作保证
为了促进家校共育工作形成常态化制度化,汉滨区结合实际建立了“四项机制”:
建立教师联系机制。根据城乡差别和师生数及实际情况,采取“1+x”方式合理确定教师联系结对家长的数量。原则上要求每位教师每月至少与所有联系家长联系一次,每学期对联系对象家访一次,平时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沟通。
建立联动服务机制。对家长诉求和需求,联系教师做好登记,分类整理,建立台账,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逐级上报,各方联动、依法依规、分类解决;对涉及全区的共性问题,由各镇办中心校或区直学校汇总上报区教育局统一协调解决。
建立督导跟进机制。建立健全了常态化的公开抽查制度,采用不同形式,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督查巡查抽查。对弄虚作假、敷衍塞责、应付差事的学校和教师,一经发现严肃查处、严厉问责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来调动部门单位和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将其列入对各镇办中心校及学校的年度考核。同时,将教师干部在联系家长工作中的表现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红旗小学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
搭台子,同频共振奏和声
建设三级家长学校平台,完善指导服务网络。区级层面成立汉滨区家长学校,学校层面成立校级家长学校,各社区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辖区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家长学校比例达100%,并确保每个学段的家长每学期在家长学校学习达到一定的课时量,同时每年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和2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
建设四级家委会平台,不断优化家校关系。区级层面成立汉滨区家长委员会,指导各校家长委员会开展工作。各学校建立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并将家长委员会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同时发挥家长委员会对学校教育进行民主监督与管理、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实施家长教育活动三大功能,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的同频共振、和谐发展。
建设区级家校共育云平台,切实提升教育水平。全面推进“互联网+家校共育”,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研发推出汉滨区家校共育云平台,为家校共育项目实施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帮助开展家长培训、实施家庭教育指导、化解家校冲突。2018年5月,全区首家家长学校云平台在汉滨高中进行试点,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学校开展家长培训、实施家庭教育指导、化解家校冲突,贯彻家校共育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汉滨区鼓楼小学召开家长会
指路子,突出重点求实效
已有的管理经验和办学成果证明,只要学校、家庭、社会联动起来,形成合力,就能对学生实施更加有效的教育。在推进家校共育过程中,汉滨区坚持做到“四个加强”:
加强课程建设,完善家校共育教学体系。根据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研发配套教材,系统构建学段衔接、目标明确、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动态完善的家长学校课程体系。同时对教师、家长开展系统培训、研习及研讨活动,做到有师资队伍、有教学计划、有指导教材、有活动开展、有成效评估。汉滨高中家长学校课程方案、培新小学学生《寒(暑)假阅读手册》等,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伙伴。
培新小学举行第五届新父母征文比赛颁奖典礼
汉滨区果园小学举行家庭教育专题讲座
汉滨区铁路九年制学校开展家校共育系列活动
加强载体建设,丰富家校共育活动内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等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汉滨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等特色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以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艺、体育等活动增进亲子沟通和交流。积极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定期开展家长和师生共同参与的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研学旅行、红色旅游、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如:培新小学“共读共写共成长”新父母征文比赛和书香家庭评比活动;果园小学“家庭教育周”和“家长沙龙”“家长讲堂”“故事爸爸(妈妈、爷爷或奶奶)进校园”活动;区铁路九年制学校制作了《好习惯带回家家校联系手册》并坚持做到了每周一小评,每月一汇总,每学期一评比;汉滨初中等学校定期开展亲子交流、感恩父母等主题活动;汉滨区幼儿园、汉滨小学、红旗小学、江北小学、恒口小学等学校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微党课、家长故事汇、优秀家长评选等活动凝聚学校老师与学生父母的智慧和力量,携手带动学生健康成长。
加强特殊儿童关爱,实现家校共育均衡发展。对于家庭教育存在突出困难和问题的家长和流动、留守、残疾和贫困等困境儿童,由家长学校对其提供家庭教育专家辅导服务,同时在街乡镇、社区村的配合下,由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定期前往服务家庭进行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服务,通过心理咨询、行为训练、体验活动等方式,有效解决其个性化的家庭教育难题,让汉滨区每一个有需要的家庭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加强宣传引导,大力营造家校共育良好氛围。一直以来,汉滨区教体局对教育宣传工作高度重视,区教体局连续多年被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区委宣传部评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与此同时,为增强互联网思维,切实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与管理,在完成局网站改版升级的同时,开发推出了局网站手机版,开通了“汉滨区教体局”微信公众号。汉滨初中、培新小学、汉滨小学、果园小学、红旗小学、区幼儿园等单位积极利用校园微信平台,不断增强家校互动,大力宣传办学成果,为推动汉滨教体事业发展汇聚了正能量,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区政府与知子花教育科技公司签订战略协议
创牌子,强化措施促提升
在今后的工作中,汉滨区教体局将秉承“共享共建、共育共赢”的理念,通过“亲师合作,家校共育”,力争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以学校、家庭、社区互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核心,以社会教育为补充,学校教育科学指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有力促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力支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家庭、学校教育反哺社会,具有健全机制体制和良好社会氛围的家校共育汉滨模式,实现区家校共育工作理念普及化、制度规范化、决策科学化、指导专业化、内容系统化、手段信息化。
建立专家指导队伍,科学指导家校共育工作。组建区家校共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来自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为专家委员,在工作开展、课程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给予系统专业的指导与咨询。
加强科学研究,探索形成家校共育区域特色。依托相关高校或社会专业机构组建汉滨区家校共育研究中心,充分发挥研究中心“思想库”“智囊团”的重要作用,围绕当前家校共育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家校共育课题研究、交流,为全区家校共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探索形成家校共育汉滨区域特色。
培育专业教师队伍,有效传播家校共育理念。以学校德育教师为骨干力量,采取委托培养与自主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培养家校共育教师队伍。比如委托专业机构对学校德育教师进行家庭教育理念、方法、技术、手段培训,考核合格颁发结业证书,持证上岗,使之成为区家庭教育指导骨干力量。又如分期分批培训德育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使之成为各校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骨干力量。
汉滨区培新小学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
组建家长志愿服务队伍,充实家校共育力量。由各学校选聘思想进步、身心健康、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具有一定家庭教育知识、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学生家长组成家长志愿者服务队伍,参与学校管理,助推家校共育各项活动的开展。
编制《汉滨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工作手册》。建立和发展家庭、学校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创新和重建家校合作的内容和方式,拓展和改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和条件,影响和改善家庭、家教和家风,表彰和挂牌优秀家长学校,评选和奖励好家长,开展家长教育督导和检查,构建家校共育长效机制,实现父母、孩子与教师的共同成长。
在《汉滨区家校共育行动2017—2020三年规划》的指导下,汉滨区将努力把区域内的各方力量凝聚起来,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积极探索总结家校共育的有效经验,着力打造具有鲜明汉滨特色的家校共育品牌,用真情真爱托举起汉滨学子的美好明天。
责任编辑:刘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