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小学六年级的陈嘉慧出生在千阳县高崖镇东庄村,这个小山村距县城有60多公里的山路,是她上学路上的“遥远距离”。为了方便她上学,妈妈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照顾她。三年前,镇上启动了扶贫移民搬迁,一家人便搬到了县城分配的新小区居住。
当时千阳县城只有一个小学——启文小学,进城务工和扶贫移民搬迁家庭孩子来到县城后,只能“涌入”这个学校就读。一时间,启文小学平均每个班学生人数达到68人,出现了很多“超大班额”。
和很多移民搬迁家庭女子一样,陈嘉慧也进入启文小学开始了“挤读”生涯。2017年9月,为适应城镇化发展需求,彻底解决城区教育资源不足,特别是针对大批进城农民和扶贫移民搬迁家庭,从偏远山区搬进县城后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县上新建的燕伋小学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陈嘉慧成了首批进校就读的学生。“燕伋小学就在我家小区对面,学校非常漂亮,书法教室、音乐教室、学校电视台这些都有,和电视里大城市的学校一样,而且老师们也很棒,我特别喜欢这里。”陈嘉慧告诉宝鸡新闻网记者。
燕伋小学是千阳县累计投资1.5亿元建成的现代化标准小学,校园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休闲区三部分,建成多媒体教室50个,配备音乐、舞蹈、演播厅、科学实验、计算机等专用部室36个,设施和配备全市领先、全省一流。
“燕伋小学学生中进城务工、扶贫移民搬迁家庭子女和留守儿童占到90%,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占14%。燕伋小学建成后,彻底消除了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问题,解决了随迁进城务工子女上学难问题。”采访中,千阳县教体局局长兰惠强说道。
千阳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一燕伋的故里,是“中华尊师第一台”望鲁台所在地,这里自古以来就有着非常浓厚的尊师重教传统。“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引导和帮助贫困学生成功成才作为教育脱贫的主要手段,让教育扶贫成为长期有效的一项精准扶贫措施。‘十三五’以来,我县先后投资4.4亿元,大力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新建扩建等项目,全面提升办学条件。”兰惠强介绍说,仅今年千阳县就启动了东城幼儿园、红山中学教学综合楼等9个新建扩建教育项目,总投资2.1亿。“这些项目建成后,将为补齐千阳基础教育短板,改善学前教育条件,优化职业教育环境,特别是满足城乡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办强教育、彻底拔掉穷根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兰惠强信心满满地说。(宝鸡新闻网记者 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