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部教育网讯(记者 罗君)矮砧苹果、奶肉畜养殖、苗木繁育、光伏发电……如今走进千阳县,这些产业成了不少当地人脱贫致富的最优渠道。近年来,千阳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助推扶贫工作,不断探索产业扶贫模式,让贫困农户增收渠道宽起来,产业规模大起来,新型经营主体强起来,扶贫产业壮起来。今年以来,千阳县共投入扶贫产业资金6625万元,带动了644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矮砧密植 “千阳模式”种出脱贫“致富果”
作为全国最大的矮砧苹果示范基地县和国内唯一的矮化自根砧育苗繁育基地县,千阳的“矮砧苹果”可谓是赫赫有名。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矮砧苹果每亩可多130-160株,产量高3至4倍,并且挂果早3至5年,可实现“当年开花,两年挂果,三年生产”,是一条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记者了解到,在加快矮砧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千阳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带土地、资金、劳动力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合作关系,拿“租金”、赚“薪金” 、领“股金”,帮助全县群众公平、自愿向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6.4万亩,规模发展矮砧苹果等产业,每年获得流转土地租金收益。截至目前,全县1974户贫困户参与矮砧苹果流转土地6300亩,亩均得土地租金收入650元左右,是当地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纯收益的3倍多(不包括人工费),确保贫困户拥有了资产性收入。
如今,千阳已培育出“清古田园”“华圣苹果”等一批国内知名品牌,“千阳模式”引领千阳矮砧苹果产业探索出了一条引进吸收、集约高效、品牌支撑、农超对接的创新发展之路,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飞天乳业鼎力支持 带领贫困户走上“羊关大道”
“家有两头牛,致富不发愁。人均两只羊,脱贫喜洋洋。”这是千阳群众借力畜牧产业脱贫的形象体现。2015年,千阳县城关镇惠家沟村贫困户刘引军通过干部帮助、产业扶持、项目搭载等途径发展奶山羊180只,到去年底出售鲜奶收入3.5万元、买羊收入2.4万元,享受养殖补贴1.5万元,两年时间实现脱贫致富。他说:“养羊让我找到了致富的路子,摘了‘穷帽’,也活出了个‘人样’”。
而对于一些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贫困户来说,千阳县则依靠龙头企业带动,给他们带去了生活的希望。2017年,千阳县将180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作为股金注入飞天乳业公司,引导540多户贫困户发展奶山羊,给每户分红1666元,为提高奶源质量,公司在76个村免费提供挤奶器105台,确保鲜奶质量,减轻群众劳动量。
据了解,今年飞天乳业带动全县967户贫困户通过发展奶山羊养殖,户均增收3513元,并且每年向贫困户支付产业红利108.658万元,真正带领贫困群众“飞天”。
进“项目超市” 精选脱贫产业新路子
“除了搭载矮砧苹果和奶山羊,我们的每一户贫困户都可以在‘项目超市’里找到其他可参与的项目,确保贫困户有所收入。”千阳县产业办主任杨红忠向记者介绍说,2016年开始,千阳县所有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广泛走访调研,列出贫困群众需求清单,把贫困户需求、国家扶持政策、社会帮扶资源物化成具体项目,建立县镇村三级“项目超市”,贫困户及各方帮扶力量像选购商品一样,根据自身实际认领实施,三年来,依托“项目超市”,落实村级脱贫项目2424个、户级脱贫项目11.26万个。
“我一个女人家大钱挣不来,我在‘项目超市’里找到了4个挣钱门路,而且都是在家门口,特别方便。”千阳县南寨镇闫家村贫困户李改平,一家四口人两个孩子,丈夫由于生病瘫痪在床两年,这些年欠下了不少外债。她从项目超市选择了养鸡、养兔、土地流转、园区务工4个产业增收项目,一年多就还清了一半的外债。
此外,针对贫困户每家每户的劳动能力、技术水平、爱好兴趣不同,千阳县结合山区实际和市场前景培育起了核桃、蚕桑、榆木、花卉等20多个地方特色产业。每个产业都配以产业合作社或营销龙头企业,实现了全产业链发展,给贫困户提供了多项产业选择、多个渠道搭载。目前,千阳县共带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38个,家庭农场89户、种养大户380户,建成农业园区36个,涌现出200多名产业脱贫先进典型,为振兴乡村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