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部教育网讯(记者 黄河)这是全国唯一一家研制飞行员搜救与定位系统的企业,成功研制了我军三代航空搜救通信系统,并将其运用于民用领域;无线通信系统、无人机低空防御系统等,一个个“不明觉厉”的军工技术,在这里都被“普及”到民用领域。今年集团销售总额22亿,军民融合带来的收益占到50%⋯⋯走进位于宝鸡渭滨区的陕西烽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一项项军民融合的成绩,让这个已经62岁的“老军工”迸发出新活力,闪耀着熠熠生辉。
陕西烽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6年, 2010年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整体改制上市,拥有子公司3户,具有完备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资质,是我国军事通信装备研制生产核心骨干企业。烽火在我国军事通信装备现代化建设中贡献突出,近年来参加了数十个国防重点科研项目,产品市场覆盖陆、海、空、火箭军及战略支援部队,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并远销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11月被中组部、装备发展部等六部委授予“突出贡献奖”;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防技术发明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殊荣。2018年,公司荣获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工业大奖称号。
作为老牌军工企业,烽火自诞生起就致力于军民融合发展之路,特别是近年来,抢抓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新机遇,成立军民融合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军工资源优势,将军工产品的核心技术成功转化到民品市场领域,取得了较好成绩。
“我们的搜救与定位设备可以自动开机,发出无线电信号,非常适用于民航、深山搜救等民用领域。”采访中,烽火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陕西烽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大楷介绍说,烽火运用数十年积累的军用机载通信系统研制生产积累的成熟技术和市场资源,开发了民用航空领域超短波通信设备、机内通话设备、航空救生定位设备等产品,在民用小型客机、直升机、无人机上得到应用。2017年,公司五款机载通信产品助力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实现首飞,同时公司还紧跟C929、C919、ARJ21等机型的国产化发展,开展研发配套工作。
记者了解到,尤其是烽火近两年研制的“便携式预警侦察系统”,将军工核心技术成功转化到民用领域,为G20峰会、青岛上合组织峰会、海监船钓鱼岛巡航等国家重大活动,以及国家重要核基地、机场安防等场所提供了通信和安全保障。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烽火还紧抓海外市场机遇,积极拓展国际防务业务,将产品出口到东南亚、中亚、非洲等20多个沿线国家和地区,为国外客户提供通信装备系统解决方案。
军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今后,烽火将继续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深化军民融合业务发展,为国防通信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