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学校的老师对我孩子太好了,开学到现在就家访了3次。真是辛苦你们了!”在绵绵秋雨中,城固县职教中心老师又一次来到该县柳林镇陈家坝村三组帮扶学生小伟家里,见到老师们冒雨走访,还提着礼物看望自己,贫困学生家长激动地说。
这样的大家访活动,在城固县从南到北的秦巴山区、平川丘陵间,每所学校每位老师都参与其中。老师们与贫困生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深入家中,宣传、落实扶贫政策,帮助学生及其家庭走出困境,他们是扶贫战线中一支别样的队伍。
家访“访”到贫困生的心里去
城固职教中心教师贾鹏承担了2016秋汽修班2名学生的结对帮扶工作,小伟是其中之一。小伟家里有六口人,爷爷重病在身、父亲鼻咽癌加骨髓炎,半个脸溃烂,多次化疗,靠药物维持生命。哥哥是先天性小儿麻痹和脑瘫,生活无法自理,全靠母亲料理,家中还有一个弟弟正在上初中。全家人靠政府低保贴补家用,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家里只有妈妈一个劳动力来维持生计。2012年该家庭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国家的贫困资助。
贾鹏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和学校老师多次走进这个家庭,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经过和家长的沟通,他发现孩子能积极主动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变得比以前更加懂事,这让他倍感欣慰。当听到小伟妈妈泣不成声地道出生活的艰辛时,他下定决心一定尽己所能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和学生。
走访中他是扶贫政策“义务宣传员”,向家长详细解说在校学生可以享受国家免学费、助学金、生活补贴,以及建档立卡户一次性3000元的补助,通过享受政策可大大减轻学生上学的负担。每次“大家访”活动都会给贾鹏带来一次心灵震撼,“通过帮扶入户走访,让我了解了很多不知道的事情,对我触动非常大。”学生也感慨,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师的心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老师也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
为残疾孩子撑起一片天
晓月是城固县特殊教育学校张巧凌班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是自己的帮扶对象。这是一名智障与肢体残疾多重残疾的特殊儿童,语言发展迟缓,走路摇晃不稳,言行夸张而心理敏感……孩子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家里交通不便,经济困难。
为帮助晓月早日掌握生活学习技能,张巧凌长期帮扶,和孩子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晓月从来不会写字,张巧凌帮她克服写字的心理障碍,手把着手,十遍、二十遍地教她先写自己名字中的“月”字。一学期下来,她终于会歪歪扭扭地写“月”字了,这对她来说是一次飞跃。晓月走路艰难,不愿站起来走。于是,张巧凌拉着她、鼓励她,讲道理引导她,结合课文内容与生活中的实例熏陶她……一点点让她坚强,让她进步。慢慢地,没人搀扶晓月也能独立去上厕所了;睡觉时不需要别人帮她也能自己脱下衣服换上睡衣了……见到孩子有这样的变化,张巧凌很有成就感。她觉得特殊教育扶贫要为特殊孩子的成长擎起一片蔚蓝晴空,这样他们才会拥有一个快乐健康的人生。
心理帮扶让学生敞开心扉
地处秦岭南麓大山深处的双溪九年制学校,162名学生中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就有120名,且90%的学生住校。校长曹国栋发现,很多住校学生小小年纪,远离家庭,大部分时间没有了父母的庇护,一些学生的表现就与一般家庭的孩子有所不同:有的胆小害怕,沉默寡言;有的则率性而为,行事乖张……这些问题常常令他夜不能寐。
为此,他要求老师们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日常生活。自己更是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和学生一起吃饭,一起运动,亲切地与学生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六年级学生闫军在跟同学交流中说:“以前都不敢跟校长说话,现在有啥不知道的也可以问校长了。”九年级学生小婉由于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几次要辍学外出打工,家长也拦不住。曹国栋得知后多次把她找来,像朋友一样与她谈心、讲道理,一说就是两三个小时,最终让小婉打消了辍学念头,重拾学习的信心,顺利完成了学业。
城固县第二幼儿园园长谢文宏帮扶对象是大(一)班小雨,解决小雨家庭生活困难的同时,她更注重对小雨的心理辅导。她常和班级老师沟通,询问孩子在班级的情况,让她自然融入到集体中。通过关心接触,谢文宏惊喜地发现笑容又回到小雨的脸上,她竟亲切地称自己为“园长妈妈”。谢文宏还指导青年教师做好帮扶工作。大三班小源父母离异,母亲精神抑郁,又患肾病,长期住院,孩子只能在外婆家生活。这样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缺失父爱和母爱,容易精神贫困。谢文宏重点指导教师对孩子进行精神关爱,心灵抚慰,多给他父母般的温暖。
贾鹏在一篇文章里深有感触地写道:我们的教育活动不能仅局限在学校、教室,局限在一本书、一堂课,要把它延伸到社会、延伸到学生的家庭,关注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成长、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这才是教育帮扶的真谛所在。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在城固县中小学教师的结对帮扶下,党的扶贫政策如春风一般吹进贫困家庭中,温暖了寒门学子的心,点燃了他们奋斗的信心。
(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