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各省高考分数线的陆续公布,高招也进入填报志愿的环节,不少高校都推出了招生新政,其中备受关注的“新工科专业”成为今年招生的主要发力点。比如华南理工大学在广州国际校区布局的“新工科”专业,既包含了大数据、物联网应用、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新技术,又包含了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空天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工科。今年河南省多所高校新增了169个本科专业,其中最受关注的还是“新工科”专业。据了解,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许昌学院、郑州轻工学院等21所本科院校都新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新工科”成热门,这在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全国新增备案本科专业2105个,新增审批本科专业206个,合计新增2311个专业。新增专业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最为热门、变为“爆款”。根据统计,共有248所高校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其中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19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河南省21所高校新增该专业,为最多省份。其次为“机器人工程”,共有60所高校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高校兴办“新工科”专业,这和国家大力培养新工科专业人才,以及社会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有关。据去年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等将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几个专业。与之对应,高校也就有责任去培养相关专业人才,设置“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信息安全”等“新工科”专业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也必须防止一哄而上开设“新工科”专业。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定位,对开设“新工科”专业,进行充分的论证,要保证新开办的“新工科”专业办出特色和品质。
近年来,教育部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不断落实和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支持高校依法自主设置专业,除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和尚未列入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以外,高校自主设置专业,实行备案制,专业设置备案每年集中进行一次。目前我国高校新增的“新工科”专业,大多属于备案新增。像“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与“机器人工程”均属于本科专业目录中的特设专业,是高校自主根据本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结合社会需求自主开设,只需向教育主管部门备案,教育主管部门不进行审批。开设这些专业,学校有较大的自主权。
简单来说,由于学校有设置“新工科”专业的自主权,如果学校不能很好地用好自主权,就可能出现在社会舆论炒作很热,政府政策又加以鼓励的情况之下,加快开设,由此产生低水平、重复开设的问题,很快就导致相关专业“产能”过剩,培养的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结构、质量和社会需求脱节。
落实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因为由主管部门审批设置,一是缺乏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二是会导致学校专业设置缺乏个性、特色,还会有学校为通过审批,对新专业进行“包装”的问题。但由学校自主设置专业,不能由学校行政说了算,即学校领导、行政部门想设置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而应该由学校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结合社会需求、本校办学条件,论证是否要新增专业、新增哪些专业、怎样保证新增专业的质量等。
落实高校包括专业设置自主权在内的办学自主权,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宏观引导,同时推进高校建立现代治理结构。政府部门对高校培养某类专业人才的鼓励、扶持政策,主要是宏观引导,但这还不够,还需要及时向高校提供新专业的供需情况,以便让高校科学决定本校是否要开设这一专业。高校在决定是否开办某一些专业时,国家的鼓励、扶持政策只是一方面因素,更要从学校自身的定位和条件出发。这就需要高校建立和发挥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从教学、学术角度,论证开设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当前热门的商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不是学校的办学者不想举办,而是学校教授委员会反对,认为举办这些学科、专业会分散学校的办学精力,也难以把这些学科、专业办出顶尖水平。大学的办学不在于追求时髦,扩大规模和体量,而是办出特色和高水平。
开设“新工科”,当前有天时和地利,但要把“新工科”办好,还需要有人和,这里的人和,就是要实现大学的教育家办学,要建立现代治理结构,对新增专业按教育和学术标准进行充分论证。(作者:熊丙奇,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