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教育活动 郭明 摄
学生是教师送给社会的礼物,送给未来的礼物。而作为一所国际学校,它要为世界放飞一群有特殊文化基因的未来人才,他们长着中国心,怀着中国梦,能说流利外语,通晓中外文化。中国的世界、世界的中国,都是他们的舞台。
说起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校长范胜武总会谈及董事长张杰庭的一段经历。
20世纪90年代初,张杰庭到马来西亚访问时走进一家杂货店,当店里的老人知道他来自中国时,老人说:“年轻人,好好干!中国强大了,我们这些人在国外才会有地位!”做洗碗工、打杂工……看到很多华人在海外的境遇,张杰庭1993年创办了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校训是“做豪迈的中国人”。
20多年里,中国国势不断增强,海外华人的境遇也不断改观,但“做豪迈的中国人”、不断提升中国人的世界形象,并由此改善世界的“中国形象”,始终是个时代命题。这是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的梦想,也成了这所学校的“逻辑起点”。
回应留学潮
以国际学校的姿态崛起
促使学校成功转型的,是对外开放大潮里留学人员双向流动中特殊的教育味道。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留学,同时越来越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选择回国发展。2010年4月,学校正式改名为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张杰庭提出了办学战略,内引北京十一学校,共享教育资源;外联美国费尔蒙特学校,合作举办中美高中双文凭项目,开启了国际化教育改革之路。
在此背景下,范胜武被北京十一学校派来做校长,和同事一起对校训进行丰富和诠释,形成了“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世界公民”的培养目标,并确立了“弘扬中华文化精髓,中西课程优势互补,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课程定位,构建起国家课程、国际课程、校本课程相结合的十二年一贯制课程体系。小学“全课程”、初中选课走班、高中国际课程本土化等改革也陆续展开。与此相配套,采取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成长全过程;引入导师制,每名导师有5到8名学生,帮助解决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困惑;充实教师队伍,外教、海归和中方教师“三驾马车”共同驱动。为了顺利完成转型任务,学校把各种问题化为课题,近三年课题达200余项。国际化课程是国际学校的立校之本,学校为此发动学校教师开展了“基于经验的学习”(EBL)的化学实验教学、美国大学先修课程(AP)以及国际高中托福教学教法等课题研究。
范胜武说:“国际视野的内容十分丰富,学生要胸怀宽广,自主学习能力强,对不同文化要有深刻的理解力,能以世界公民身份与国际人才和平共处、良性竞争,努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他尤其看重跨文化交流能力。“即便你携带了最璀璨的华夏文明,即便你拥有最博大的胸怀,如果没有基本的国际交流能力,一切都是零。”他说。
他们自主开发的演说家、礼仪、英语直通车等课程,恰堪此用。
说起演说家课程,有段佳话。一个女生走上演讲台,原来准备充分的内容,却一个字也想不起来。这时,主持人、初三(4)班王一诺向演讲台走去,微笑着拥抱了她。顿时,她“记起了一切”,演讲成功了。王一诺之前也曾在同样的演讲台上“卡壳”。那时的主持人、高三(1)班朱宇璇来到她身边,拥抱她、鼓励她,“开启”了她的“第一句”。
当今社会,口才是国际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素养,甚至是立身之本。对于申请国外大学的学生来说,交流能力特别是国际交流能力格外重要。演说家课程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辩论能力,英语直通车课程则直接对准了学生的英语能力。校辩论队在2016年至2018年,创造了五连冠的辉煌成绩,学生从海淀区走向全国,甚至国际的舞台。学生赴韩国参加全球青年论坛暨奥林匹亚竞赛,在“我爱我的祖国”主题英文演讲比赛中勇夺冠军。
扎根本土面向世界
塑造学生中国灵魂
国际学校怎样面对世界?范胜武的回答是,“扎根本土”。这是他的教育逻辑,是他不会绕开,也绕不开的起点。
“在面向世界之前,学校首先要立足本土,让学生从小打下中国根基,塑造中国灵魂,帮助他们不仅走出去,还要回来报效祖国。”范胜武说。
这是学校使命,也是时代命题。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踏出国门的中国人怎样才能充满自信,跻身国际舞台?那就必须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必须有强大的中国灵魂来支撑。”范胜武说。
基于课题研究形成的十二年一贯制“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体现了扎根本土办国际教育的目标,包括意在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传统经典课程”、积淀民族文化底蕴的“文化修养课程”、培养民族文化认同的“华夏寻根课程”、理解民族文化精髓的“名家启迪课程”等。
中华是礼仪之邦。“十二年的礼仪教育,让学生有礼有节、不卑不亢。”礼仪教育也可以贯通中西文化。“你们知道哪位老师整天穿着西装吗?”礼仪课教师杨斓问。“彼得!”孩子回答。我们在楼梯里巧遇一位身着西装的绅士,想来他就是彼得了。“对不起,借过一下。”彼得的汉语还不太熟练,但绅士派头和汉语里透出的些许“儒者”风范,不觉让人赞叹。他是教师中的“礼仪先生”。
与礼仪伴随的是规则,这是现代人的必备素质。几年前,一个高二女生顺手倒向窗外的剩水,恰巧落在一位外籍教师头上。那位教师说:“你们懂什么是规则吗?你知道这会让外国人认为中国国民素质低吗?”这件事在高中部师生中引发强烈震荡,他们将每年4月第三个周一定为“规则日”,学校则以此搭起“规则教育”平台。学校也曾确立“规范年”,规范学校管理中的方方面面。
礼仪、规则是“用”,中国灵魂是“体”。有一颗中国心、中国魂,顺着海沙、黄土、石径、云天,走到哪里,都是中国人,都记挂着吾乡、吾土、吾国、吾民。2012年,李昕冉以“网瘾”少年、重点高中落榜生的身份来到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在叛逆的青春里遇到了良师。老师们帮他从“讨厌英语”过渡到“亲近英语”,并发掘了他对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学科的兴趣,他以大学先修课程全球统考7门满分的成绩直升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二年级。拿着学校颁发给优秀国际学生的嘉许函,李昕冉假期回到母校做数学助教。因为恩师王艳霞刚做完手术,他要让当年看着他、催着他、等着他、扶着他“蜕变”“羽化”的老师,尽量少走动、少说话,免得牵动伤口、劳心费神。
中国魂,可以光风霁月、气象万千,也可以乡言土语、涓涓细流。有了情感和文化认同,就有了深扎的根基。有了对母校的温情和文化自信,就有了挺直的脊梁。
“国际化教育决不是单纯的全盘西化,而是在国情、校情基础上兼容并蓄,以国际视野借鉴和应用各国优质学校普遍认同的教育理念、价值追求和办学经验来做教育,培养具有高度民族认同感的国际人才。”范胜武说。课程、教师完全西化,只重结果不重评价和管理,认为出国留学比高考压力小,都是国际教育的误区。
他们开发的传统武术课程、古诗词诵读课程、经典阅读课程、古典礼仪课程,小学、初中、高中各有任务。课程内容不断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认识中,落实到他们的言行举止上。他们开发的研学课程,带领学生溯源华夏文明,寻求民族文化认同。他们的“世纪名人班”,以少年孔子、周恩来、雷锋、钱学森、宋庆龄等命名,这些伟人、英雄是学生成长的指路明灯。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包括“九一八”爱国主义演讲、“红五月”诗歌朗诵、清明诗会缅怀先烈、少年先锋岗活动等,使学生积淀起大爱大德大情怀。
近来,朱宇璇等一批毕业生被世界名校录取。2008年汶川地震时朱宇璇才8岁。废墟中紧握铅笔的小手、隆起腰背保护婴儿的母亲,让她那时就产生了一个模糊的理想,将来要设计结实的房子让大家安心居住。今年,她拿到了牛津大学、康奈尔大学等6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而且都是她申请的工程类专业。
“具备了扎实的中国根基,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勇于面对世界的能力。包含语言、习惯、文化、性格等。”范胜武说。朱宇璇内向、“慢热”,班主任李志鹏鼓励她发挥特长,加入乐队,参加各种演讲比赛、招生宣讲等。慢慢地,她的表达和交际能力都提高了。“教师要实现的,就是让学生突破自己、回归自己、成就自己,最终冲出教育这片海,成为有能力寻找和创造新大陆的人。”教师郭明说。
打造“四度”教师
领略教育自信的味道
一位外籍教师给三年级8班的孩子上了一节科学课,主题是“我的妈妈,飞机”,讲的是人类保护大雁,帮助大雁学会飞翔回归自然的故事。孩子们谁都不信,大雁的妈妈会是飞机。外教用8个生词,一步一步地按照逻辑贯穿起整节课的内容,解开了学生心中的谜团。
原汁原味的美式课堂后,学生通常又进入一节典型的中国课堂。学校的课程安排特意营造这种“文化冲突”。“学生恰好经历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从小就可以集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学生既需要自由、发散式的课堂文化,也需要扎实、合规合矩的课堂文化。”范胜武说。
中国教育一直在努力借鉴西方先进教育思想、弥补自身不足。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的教育,也体现了这种努力。
在这样的教室、这样的课堂,学生接受中西文化并行不悖、自然融合的教育。老师积极探索“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分组,设计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方案,并为每组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资料。在这里,每一面墙都被赋予“育人功能”。图书墙、作品墙、成长墙……每天都悄悄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在这里,老师和学生应对走班制的挑战,创造新的教室文化、学习文化。
教育质量近几年来持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被世界名校录取,教育成果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对此,师生都感到自豪、自信。这是学生“学习力”和综合素质的体现,是教师“教育力”的体现,是教师的教育自信,是中国本土学校的教育自信。
马伟勋在普通高中工作多年,来到这所学校,是想在国际教育领域继续挥洒报国情、实现教育梦。可他一时手足无措,因为国际教育目前没有国家标准,没有固定教学模式,更没有规定的教学内容和统一的教学大纲。挑战恰是机遇,一转念,马伟勋跳出局限:“正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国际学校反而可以围绕学生需求进行自由规划。”马伟勋和同事们一起,完成了国际课程的本土化。鉴于学校、教师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突出表现,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
为了激发教师的各种教育潜能,范胜武及其团队想出了很多办法。比如,制定“世纪名师”培养方案,分骨干教师、明星教师、世纪名师、首席教师四阶,按学生成绩、学术积分、综合考评、公开课展示成果、学术论文等评定,并予以奖励。举办“世纪演说家”“世纪好声音”等活动,鼓励教师培养并发挥演讲、朗诵、演唱等特长,培养文化自信。同时借用外界平台,组织教师参加校外教科研大赛、海内外培训,让他们迅速成长。
范胜武在校刊专栏——《老范论教》中提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形象。他要培养“四度”教师:要有风度,教师是学生的“偶像”,风度仪表、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兴趣爱好,能产生强大的教育力量。要有深度,对学科有深入研究,对社会现象有深刻认识。这来源于教师岁月的积淀和长久的思考。要有温度,即有责任心,对孩子有爱心和包容心。要有气度,胸怀若谷、宽容大度的教师能给学生带来正面影响。“‘四度’教师是内外兼修的理想形象,我们希望不断向这样的典范靠近。这个‘不断接近’,就是我们提高自身涵养的修炼过程。”范胜武说。为了建设好教师队伍,“实施校内职级制可行性分析及标准体系研究”等课题就此立项,课题结果陆续实施。
“从学生出发,对接未来。”范胜武和同事们,用心守望每一个学生。学生是教师送给社会的礼物,送给未来的礼物。作为国际学校,它要为世界放飞一群有特殊文化基因的未来人才,他们长着中国心,怀着中国梦,能说流利外语,通晓中外文化。中国的世界、世界的中国,都是他们的舞台。
(本报记者 杨桂青 张东)
《中国教育报》2018年12月13日第7版 版名:理论周刊·学校科研
责任编辑: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