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记者 马虎振 摄影 陈团结)蓝田县玉山镇上陈村新发现一处旧石器遗址——上陈遗址。在这个遗址点新发现的旧石器说明:212万年前,黄土高原已经出现了人迹。
发现这处旧石器遗址的朱照宇研究员表示,“这是东北亚目前发现的年代比较确切的最老的人类活动遗址”,这个发现非比寻常。
上陈遗址成为目前所知非洲以外最古老的古人类遗迹点之一
朱照宇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他联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慰文研究员和英国国家科学院院士Robin Dennell教授以及来自国内十余个单位的研究者,历经13年(2004-2017年)调查研究,在蓝田县发现了这一旧石器遗址,并将目前所见的旧石器赋存的最老地层年代测定为距今约212万年。
此前,朱照宇研究员将蓝田公王岭直立人头盖骨赋存地层年代由原来距今115万年前推至距今约163万年。而这一次发现的结果,将蓝田地区古人类活动遗迹的年代再次向前推进了约50万年,从而使上陈遗址成为目前所知非洲以外最古老的古人类遗迹点之一。这一年龄比目前公认的西亚格鲁吉亚德马尼西古人类与旧石器遗址年代(距今185万年)还早27万年。相关成果7月1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英国《自然》)杂志上。
文章详细描述了上陈遗址发现的早更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第15层古土壤(S15)至第28层黄土(L28)层位中的82个被打击过的石头和14个未经打击的石块,这些被打击的石头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钻孔器和手镐,它们都是古人类早期使用工具的证据。此外,在这个区域的地质挖掘探槽中还发现了伴随着石核和石片工具的鹿的下颌骨断块,以及牛科动物(反刍偶蹄哺乳动物)和其他动物的骨骼化石碎片。
这一突破性研究成果拓展了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研究在古人类与古文化方面的新方向,并将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早期古人类起源、迁移和扩散的格局。
在一个遗址点发现这么多不同时期石器全世界少见
7月12日下午,朱照宇研究员告诉华商报记者,在一个遗址点发现这么多层位(至少有17层)的黄土或古土壤都有原地埋藏的不同时期的石器,这在全世界都是少见的。这说明了人类是反复出现、反复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但是不是连续还不好说。根据这些证据,首次建立了一个地区的黄土古土壤和旧石器文化序列。这也证明了黄土地区对于古人类研究是一个很好的、天然的试验场,应该加大对黄土地区黄土和古土壤序列与古人类文化演进序列的研究。
他介绍,目前在这个遗址点发现的最早石器的层位年龄是212万年,这比世界上公认的185万年的格鲁吉亚的德马尼西遗址还要老27万年左右。原来人们比较公认的是,德马尼西是190万年前到180万年前人类走出非洲,走到亚洲来了,但这次发现的比它更老。这一发现从人类的演化角度来说也非常重要。
我国以前也发现了一些比较老的地点:一个是重庆的龙骨坡,已发表的论文认为年代是200多万年;湖北建始地区人类遗迹也有200多万年,而且还更老一些;还有安徽的繁昌洞穴堆积的遗迹年代又更老一些。这几个遗址都主要是洞穴沉积,溶洞沉积情况比较复杂,有洞里面塌下来的东西,也有外面冲进来的东西,还有一些化学沉积比如钟乳石、石笋、钙板层等,而且厚度不大、不太连续,在定年方面有争议。
212万年怎么确定?
主要采用黄土土层古地磁测年
这212万年是如何判断的?朱照宇研究员介绍,他们采用的测年方法,主要是根据黄土土层的古地磁测年。中国黄土古地磁测年是比较成熟的、得到国际承认的测年方法,也是国际标准认可的方法。其他方法都不适合,有的只能测年轻一些的,有的只能测有碳的,这个遗址是200多万年,目前只能用这个方法测年。黄土剖面有一些标志层,把标志层和古地磁测年结合起来进行判断,基本上不会出大的误差。“论文的结论现在已经发表了,认不认可就让人们去检验和评论吧。”
如果证实的话,是不是中国最早?朱照宇研究员说,肯定比元谋人早,比泥河湾目前公认的也早。但和刚才说的长江以南的几个比,只能说是“中国目前发现年代比较确切的最老的遗址”,或者再严格一点可以说是“东北亚目前发现年代比较确切的最老的遗址”。
从公王岭到上陈遗址
直线距离仅五六公里
7月12日下午,在蓝田县公王岭蓝田猿人遗址,讲解员樊先生介绍,从公王岭到上陈遗址,直线距离仅五六公里。上陈遗址发现的旧石器最早距今212万年,蓝田猿人头盖骨距今是163万年。附近北部横岭陈家窝还出土了距今65万年的女性下颌,华胥伏羲女娲传说的年代距今12000-8000年,半坡遗址的年代距今6000年以上。这些点按着年代从远到近,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历史年代,说明关中地区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传承。希望将来能把这几个点全部串起来,形成一条旅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