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亚平) 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民间艺人苗春生和徒弟胡振波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精心创作的大型民俗《七十二行》泥塑群雕,把关中地区老行当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
近日,记者在长安区郭杜街道周家庄北村苗春生的泥塑工作室看到,苗春生和徒弟胡振波创作的泥塑作品《七十二行》摆在展厅中间,格外醒目。每个高约20厘米的泥塑人物,造型各异、生动形象,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钉碗、补锅、勒风箱,捞桶、赶马车,织布、纺线、收鸡鸭,扯板、打铁、钉马掌等等,72个老行当,直观形象地展现了关中民风民俗。“泥塑作品基本反映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手艺人的工作、生活状况,其中许多老手艺现在都已经失传了,我想以泥塑的形式把它们保留下来。”67岁的苗春生说。
从今年1月开始,苗春生和徒弟胡振波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创作完成了长3.5米、宽1.5米,人物160多个,78组的大型泥塑《七十二行》。苗春生告诉记者,通过创作泥塑《七十二行》并进行展示,不仅能勾起老年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也能使年轻人了解昔日手艺人劳动、生活的艰辛和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