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喜喜认为,阅读要注重效率和效果的双提升。
时代破坏了孩子的阅读能力
美国教育家比格勒说,教学中最难的问题是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缩短。这都是电视和电子游戏造成的,学生被电视里眼花缭乱的图像所淹没,而电子游戏对学生的视觉刺激更是难以想象。
“互联网时代下,孩子的阅读能力正在被逐渐破坏。”阅读论坛现场,童喜喜以《高效共读的枢纽》为话题,谈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青少年在面对电子产品诱惑的时候,能够对阅读保持足够的热情,让阅读更有效率。
童喜喜以德国心理学家的一项“画小人”实验举例:“同样是5岁的孩子在画画、涂鸦,每天看电视时间内容不受限制的孩子与每天看电视不足一小时的孩子表现出的能力存在巨大差距。可以说,这个互联网时代是在破坏我们的阅读能力。”
“在古代,科举制度窄化了阅读,认为四书五经才是应该读的,有助于考取功名。后来有一段时间又因为经济的衰颓而无力推动阅读。而几十年前应试教育让大家开始重视读书,但读的是教科书,反而僵化了阅读。”童喜喜认为,阅读正在被整个信息时代围剿,需要重新强调阅读。
从阅读到创作 需“以说为桥”
不同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背景下,更需要高效阅读。在童喜喜看来,阅读有三个阶段,即激发兴趣;提高数量、懂得提升阅读品质;在阅读中有意识地训练思维。
她指出,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绝大多数都停留在第二个阶段,觉得读得多就是读得好,但这远远不够,反而可能意味着孩子的阅读是低效的。只有进入第三阶段,能够懂得提高品质,并且在阅读之中有意识地训练思维,才可以举一反三,真正提高阅读能力,而不只是关注读一本书能够汲取多少知识。“我认为,阅读能力等于爱读书+会读书,归根结底,就是一个人的自学能力。”童喜喜说。
此外,童喜喜提醒学生家长,在信息时代,仅仅好好读书、阅读能力强是不够的,还要创造。注重阅读效果和效率的双重提高。
童喜喜将阅读比作创造的过程。“好书好比珍珠。好的学校、好的老师、好的父母则是把几本好书(珍珠)编织在一起,变成课程,这就是珍珠项链。可仅仅有这个还不够,每一个读者其实都应该是作者,要形成自己的创造力,就像珍珠蚌一样。接下来,他还可能成为珠宝设计师,有更多的创作。”
从阅读到创作,这个过程如何实现?童喜喜认为“读写之间说为桥”,可以用说的方式促进孩子在阅读之中深化阅读、精炼口才、轻松写作。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冯倓秋 方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