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州7月31日电 (林玲高媛媛)早上7点,4岁的泡泡(昵称)从最爱的蓝色被子中坐起身来,睡眼惺忪地问妈妈,“爸爸呢?我要和爸爸一起去上班。”
2018年的夏天,是泡泡完成学前英语辅导,即将踏进幼儿园的时间。入园之前,他给自己下达了一个小目标,完成一份“特殊的作业”——“跟着爸爸去上班”。而泡泡的爸爸吴灵毅,是福州的一名牙科医生。
泡泡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自己专用的小洗漱台前,像握笔一样轻轻握住牙刷,仔细刷洗每一颗牙齿。这标准的刷牙姿势,是吴灵毅耐心教导的“成果”。 李南轩摄
泡泡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自己专用的小洗漱台前,像握笔一样轻轻握住牙刷,仔细刷洗每一颗牙齿。这标准的刷牙姿势,是吴灵毅耐心教导的“成果”。
据2017年9月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显示:我国5岁儿童龋患率为70.9%,12岁儿童龋患为34.5%;与10年前相比,5岁和12岁儿童龋患率分别上升了5.8和7.8个百分点。儿童患龋情况已呈现上升态势。
吴灵毅说,作为一名牙医,我们希望能与患者成为朋友,一起来守护牙齿的健康,而不是令人惧怕的对象。 李南轩 摄
“孩子正确的刷牙习惯要从小培养。”吴灵毅说,除了刷牙习惯外,让孩子养成“不怕看牙、不怕牙医”的习惯也一样重要。
在泡泡眼里,爸爸是最温柔的人。“我和班上的同学说,我的爸爸可以给牙齿看病,他们竟然说爸爸很可怕。”泡泡委屈地说。
在泡泡眼里,爸爸是最温柔的人。“我和班上的同学说,我的爸爸可以给牙齿看病,他们竟然说爸爸很可怕。”泡泡委屈地说。 李南轩摄
听到泡泡所说的话,吴灵毅无奈地摇了摇头。“大众对于牙医的印象无非是晃眼的手术灯、发出嗡嗡声飞速旋转的牙钻、冰冷的口罩以及器械触碰口腔时的触感。这些画面确实令人害怕而抗拒。”吴灵毅说,不仅是儿童,许多成年人一说到治疗牙齿,也是望而却步。
“如果因为害怕牙医而忽略牙齿的健康,这就真的是‘本末倒置’了。”吴灵毅说,作为一名牙医,我希望能与患者成为朋友,一起来守护牙齿的健康,而不是令人惧怕的对象。
在吴灵毅的陪伴下,天天(左一)和泡泡一同拍气球、拼积木,玩得不亦乐乎。 李南轩 摄
正因如此,吴灵毅才愿意带泡泡去体验一下自己的工作,同时也可以培养泡泡独立自主,探究事物真相的能力。
早上8点,吴灵毅带着泡泡来到了自己就职的福州同道口腔医院。刚到医院,泡泡就被医院前的哭声吸引了注意力。
“我没有蛀牙,我要回家!”一位与泡泡差不多大的小男孩拉着两位老人家一个劲地往医院门外冲。
“天天(昵称)乖啊,看一下牙,不会疼的。”“我不要,我不要!”天天不停地挣扎,让天天的爷爷奶奶也束手无策。
吴灵毅见状,并不急着将天天带往诊室,而是提出要带天天去游乐区玩耍。在吴灵毅的陪伴下,天天和泡泡一同拍气球、拼积木,玩得不亦乐乎。
不一会,天天就喜欢上了眼前的这位牙医叔叔,对牙齿的治疗也不再抗拒。在顺利完成治疗后,吴灵毅为天天取好了药,并嘱咐天天的爷爷奶奶,要定期来复诊。
听到吴灵毅这么说,天天露出笑容,“医生叔叔,我下次来看牙齿的时候,你也要陪我玩哦。”“好,只要你好好保护牙齿,叔叔就陪你玩。”吴灵毅握住了天天的小手。
送走了天天,吴灵毅继续开始接诊病人。泡泡小心翼翼地跟着爸爸,看着爸爸温柔地与患者交流,他明白了,不管是家里的爸爸,还是给牙齿看病的爸爸,都是那么温柔耐心。
“等开学了,我要告诉我的同学们,看牙一点都不可怕,我的牙医爸爸也不可怕。”看着爸爸忙碌的身影,看着一位位面带微笑的医生叔叔和护士阿姨,泡泡认真地说,“我还要告诉他们,一定要好好刷牙,爱护自己的牙齿。”
实习编辑: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