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新成效
日期:2018-11-26 11:07:15 来源:铜川日报 浏览量:
新西部教育网讯(记者 段海洲)今年以来,王益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砥砺奋进、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咬定目标 集中精力抓推进。征缴工作有序推进。始终把征缴工作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首要任务抓细抓好,扎实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信息采集录入、参保登记、缴费基数核定等基础性工作,有力促进了征缴工作持续向好发展。目前,王益区养老保险参保单位共计205家,在职人数3786人,养老保险费累计征缴3357人、6331万元,其中养老保险费征缴5564万元,职业年金征缴767万元,征缴率98%。
各项待遇按时发放。一是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程序要求,在退休人员待遇核定、发放等各个环节,严把审核关口,理顺工作流程。目前,王益区共有1991人通过“陕西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发放退休人员养老金,累计发放9854万元。二是定期与财政部门沟通联系,及时增减退休人员,准确无误地修改每月养老金变化,为基金发放提供准确的依据,保证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三是实行全省统一的“中人”过渡办法,对2014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及以后退休的“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目前共为228名符合条件的“中人”重新核算了养老保险待遇,补发养老金65万元。
数据核查全面完成。严格工作目标,经各参保单位自查,目前,上报单位信息变更104家,在职人员基本信息修正、补齐缺失数据等1382人次,在职人员信息补录165家单位,基础数据核查工作已全面完成。
基金管理安全运行。实行财会人员每日记账,每日登账,并严格按照社会保险基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分别设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户、支出户、财政专户、职业年金归集户,做到专款专用,专人管理,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基金的安全运营。
追赶超越 创新工作成效显著。找准定位,主动出击。为确保社保基金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运行,邀请会计事务所专业人员指导与养老保险基金有关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资料,建立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明细账,完善了基金内部审核、基金会计、基金出纳等相关制度。二是对于未及时缴费的单位发放催缴通知书,查明欠费原因,明确缴费时限,定期召开欠费单位催缴专题会,及时了解各单位欠费情况。
创新举措,服务提升。王益区利用“四个一”积极推广铜川人社手机APP机关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远程认证工作,提升社会服务化水平。“一日启动”,于今年6月1日启动全区养老待遇资格认证工作,利用网络平台、专题会议、微信等形式,高频次、多层次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一个标准”,对各参保单位经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在退休人员不能独立完成认证时,积极引导协助认证。于5月28日在便民中心设置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经办窗口,为今后开展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键办理”,即借助手机APP认证平台,对退休人员确认生存但无法使用手机认证的人员通过系统后台设计,由业务经办人员操作进行认证;“一线服务”,对确认行动不便的人员,采取上门服务进行认证,确保今年认证率达100%,有效杜绝养老金多领、冒领及基金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提质增效,自身创新。自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王益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组织专业技能培训,进行“面对面、一对一、手把手”的培训操作指导,从电脑操作流程和业务政策两方面进行讲解授课。同时对各单位遵循“急用先学”原则,突出实用性,让服务更人性化,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相关政策文件的研究学习,并将学习内容纳入题库,夯实学习效果,确保学会、弄通、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