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红色热烈、庄重、态度坚决和不容侵犯,可人类的感受并无二致,为什么偏偏中国要对红色情有独钟,创造了特别的诠释——中国红。我理解,文化是人与环境的一纸契约。红色跳跃出来,与中国地质环境复杂、气候四季分明、长时间农业文明积淀,还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有关。人们在选择、使用、诠释、坚持某种颜色的时候,都会有所侧重,不论清晰、模糊,恰当或者不恰当,一般不无原因。即使不同时空的芸芸众生,对色彩包裹的文化有着不一样的感知,其丰富隐喻也各自相异,但大体仍然能够清晰表述。具体到红色在中国的使用,呈现个别林立无妨整体倾向的趋势,少量拒绝不能掩盖多数接受的事实。就比如,重笔墨韵味的文人艺术,赋予朴素材料丰厚的文化内涵;红色欲望张扬,与逸士高人不依附、不转移的品性背道而驰,被克制渲染。为了礼制完整和江山永固的宫廷艺术,赋予昂贵材料丰厚的文化内涵;红色与天地运行的轨迹,保持某种神秘的关联,被理性评估。而拥有最大受众的民间艺术,赋予简单材料直接的文化内涵;红色热情奔放,明快大方,适合全部覆盖、抒发强烈情绪,是以少的材料表现多的内容、符合经济原则的典型,是表达情感、意志、道德和认同的重要形式,价值被无限放大。
红色动,是打破平衡的颜色。它制造向上的力量,因此形成反差,给人以深刻印象,适合活泼、跳动、兴奋、热烈的场面,甚至源自其强大气场,混乱、无序也可以被有效接纳、控制。红色静,又是制造平衡的颜色。它饱满、饱和、沉着、充盈,气质凛然,拒绝摇晃,是稳定之色、高贵之色。在需要强调的时候,人们经常青睐红色,往往事半功倍,少有后悔的情况发生。“近朱者赤”,红色还具有传染性,尤其是在大面积挥洒铺陈以后,人们因为集体沉浸带来的融入感和安全感而兴奋不已。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商业活动、信息传播,等等等等,都会有计划地使用红色。中国人太爱红色了——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细节瞬间淹没在无尽的波涛之中,了无踪影,但那些重要的部分,都被红色“标记”。由于色彩的介入,通过引发心理相似性的联想,使人们对那些抽离的事物,有了更加真实和形象的认识。确实,“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人们判断某一种颜色的价值,一定是抓住了它背后的文化属性和精神品质,虽然没有明确一个系统,却又不止于一个系统。无数巧合交织成偶然的必然。作为大人口基数的审美现象,又早已超越了审美的范畴。红色,向大、向众、向民、向生,是众生之色,是名副其实的色彩之王。看,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与之相称的,只能是浓浓的激情洋溢,那一抹纯正、理想的中国红。
或许有人担心,红色是农业文明的颜色,属于过去,在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必将有减无增。但那并不表示传统对未来不重要。时间孕育复杂性,对任何色彩的理解,都不是单一的——单一意味着错误,不是吗?尽管红色也被蕴含暴力、血腥、妖娆和癫狂,可是对它的热爱,不但延续下来,而且日益广泛。人们面对社会与文化之间的盘亘,不断迎接挑战,保持一如既往的积极心态,同时不忘反思经验、教训,努力探寻人类生活种种的可能性。科学发展、技术进步,以及观念更新、制度变革,都在其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它随着思想认识的变化而变化,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构架。是的,红色既是世俗之色,也是超越之色。东方艺术的魅力,不就是来自于联系对立两极的巨大张力?我相信,中国越是朝着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大步迈进,越会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越是拥抱未来、融入世界,中国红越会鲜明亮丽。就像是镜子,你看到另外一面,才知道自己存在的状态。
恐惧、伤害、爱与欢乐,人性从来不是空洞的概念。面对复杂的事事变幻,诸般颜色,都在尽可能充分地传递信息,挑明人类的行为、动机、能力和表达认知方面的共通性。先辈曾经做过什么样的选择,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现代人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创造什么样的影响力?既不迷信盲从,客观、理性地梳理历史过往,又饱含温度情怀,坚定人类文明必将持续完善的信念。这,大概就是最好的回应。(文/谷 泉)
实习编辑:刘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