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部教育网讯(祁涛)“薪旺万代家业隆,火留子孙沐春风。”文化遗产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瑰宝,是民族的根,地方的魂。澄城刺绣穿越千年,古韵氤氲,细腻精深,是澄城县几代人的福祉所在。
为将陕西渭南澄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澄城刺绣转变为澄城县当地脱贫致富的新途径,同时做好文化的传承,让澄绣穿越千年,再放异彩,陕西科技大学赴澄城刺绣产业脱贫实践团历经10天的实地调研学习,对澄绣本身及澄绣产业发展模式有了深入地理解,为此项做大做强提供了思路。
追寻澄绣底蕴,千年历史悠深
澄城刺绣历史悠久,富有深刻的民俗文化内涵和黄河文化粗犷艺术特征。它伴随着妇女的缝纫而产生,在民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传统的农耕生产和生活中,无论是衣食住行、婚嫁礼品、生子庆寿、丧俗祭祀等民俗活动中,都以观赏与实用并举的形式发挥着它的作用。
澄城刺绣针法有平绣、锁绣、打籽绣、盘金绣等,针工娴熟细腻,绣出的花草如刀割一样齐整。刺绣题材中民俗风情、动物花草、神话传说和戏曲人物无所不包。图案简洁大方,配色绚丽多彩,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托物寄意手法,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于2008年入围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绣娘不忘匠心,铸就文化瑰宝
在实践团拜访的农村澄绣合作社里,各类澄绣作品陈列在我们眼前,云肩、虎头帽、虎头鞋、枕套、挂饰品、香包、挂画等作品无一不是绣娘花费数月时间穿针引线静坐一隅而得来,她们专注的目光里,透出敬畏,责任,这是纯粹热爱。
绣娘们为了使澄城刺绣更适应现代化的发展,符合年轻化的审美,不断推敲设计不同的花样,创新不同的物件,并在制作过程不断发现问题,更换材料,推陈出新,同时阅读大量书籍,寻找灵感。
匠心可谓以虚心、恒心、执着心。绣娘们不自喜于已获成就,不断切磋钻研,至臻至美,怀揣“让澄绣走出澄城,走出陕西”的使命感,拳拳筑就澄绣梦。“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当主体形成合力,澄绣的创新发展将不再是一个难题。
匠心艺品衔接现代社会,非遗传承铺就脱贫之路。
若在澄城县的调研是对澄绣的初了解,那么实践团在西安陕西匠心艺品非遗传承有限公司生产实体店参观学习,则是对澄绣发展更深入的探讨,即非遗产业化道路模式。
公司不断开发新产品,创造出了具有陕西浓厚文化特色的秦腔脸谱,澄绣和苏绣相结合的刺绣新品,并且巧妙设计了针对高端客户群体的澄绣服饰,端庄优雅。
公司旗下的实体店对接澄城县刺绣基地,首先根据顾客市场打样,再由澄城县当地绣娘根据打样缝制而出。同时收集传统刺绣作品,保留澄绣本真,并且利用优势资源,对成品进行再加工。在收集作品后给予资金鼓励这一直接性扶贫,与开设培训班、教授刺绣技术这一间接性扶贫两者相结合的扶贫模式,便是当下澄绣产业化道路致力脱贫的方式。
西安的陕西匠心艺品非遗传承有限公司便是一个引领,用企业先进的经营模式与理念,用西安技术、创新、原料、市场等前沿优势,结合澄城县当地传统绣娘的精湛技艺,充分发挥两头优势,去激发古老非遗的现代化生命力,实现传承与发展。
公司董事长王春莉老师告诉我们要找到更多产业链上的企业寻求合作,充分发挥各自技术优势,互利共赢,才能为非遗产业化的发展提供生产保障。这或许也是澄绣产业化道理中的阻碍,但更是一个机遇。王春莉老师对大学生寄予了厚望,她说到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将是澄绣产业化发展的重大推力,鼓励我们专业人才有目的有方向地去设计学习,为澄绣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产业化是一个系统芜杂的过程,不能一簇而就,小而化之,而是需要后期更多人才、精力的投入与细节的把控,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传统文化的瑰丽,结合新时代新思维,将迸发出更大的魅力,而澄绣文化产业道路依旧需要我们去学习探索,用我们的智慧去使其不断推陈出新。
赤日当空,不改迸进之势,脱贫攻坚,我们步履不停。(赴澄城刺绣产业脱贫实践团)
实习编辑: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