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部教育网讯(通讯员 程嘉琪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中国历史源远流长,那么成语的历史又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成语又是如何代代传承下来的呢?成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又如何相辅相成呢?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守望社会实践服务团在此次支教课程中特地开设成语特色课程,意在宣传中国成语传统文化,加深同学们对成语文化的重视,从成语故事、起源、寓意、变化发展中,了解汉语的魅力,以及我国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
第一节给六年级同学的课上,王老师给大家讲的第一个成语小故事是“韦编三绝”。为了使同学们理解透彻,王老师特地给同学们从字义、来源多方面阐述,使本难以理解的成语,不但易于理解,而且牢记在同学们的心中。“老师,老师,我知道了。“韦编三绝”的意思就是要我们勤奋读书。”张一涵同学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平日里就热爱读书,对这样的成语故事更是兴致勃勃。
王老师特地将这个成语放在第一节课上来讲,她表示,希望孩子们能够深刻理解成语背后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是做人的原则;能够从对成语的学习中,发现汉语的魅力,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接下来的课程中,王老师针对不同类型的成语,大量的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成语课堂更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王晗静老师还通过在课堂中加入肢体表演、成语接龙、成语竞赛、“我来讲成语”等趣味性内容,促使成语课堂更加吸引孩子,并使孩子们自身参与到成语的使用及成语故事的分享中,这样的趣味成语课堂收到孩子们的一致好评。
成语课堂的开设可以很好的提高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丰富词汇;也可以增加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并且可以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当然,成语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希望王老师能够继续坚持她的教学理念,在她有限的支教时间中启发孩子们对成语知识的探索欲,并且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日常的学习之余,适当拓展自己的知识积累。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为人师者,有义务从小学抓起、并一直培养孩子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把成语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通过成语看世界。
责任编辑: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