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幼儿园“小学化”又引发热议。有人大代表认为,超前教育毁童年、毁创造力,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秩序也被严重干扰,部门规章又不给力,因此必须加快学前教育立法的速度,用法律管住幼儿园“小学化”。
幼儿园“小学化”是个老问题。早在2012年,就曾有对幼儿园“小学化”的大批判,当时教育部出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学前教育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严禁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今年,教育部办公厅又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坚决予以禁止,规定社会培训机构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各地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予以规范。
幼儿园“小学化”说了这么久,却愈禁愈烈,原因大家早就很清楚了:社会竞争激烈,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重点小学用考试选拔儿童,幼儿园自然要小学化应对考试;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在教育资源的获取上,严重不均,民办幼儿园只能用小学化吸引家长……
只要应试教育不变,即使出台了学前教育法,不让幼儿园教语数外,孩子们也会去社会上的培训机构。要知道,法律常常落后于现实。从过往的经验看,只要有旺盛的需求,社会培训机构就会变换各种名目,打法律的擦边球,给孩子上课。
即便真能管住了机构,如果家长依然焦虑,还是会把老师请到家里给孩子上课,这种行为怎么管?难道给朋友的孩子讲点东西也违法?管住机构,管不住个人,最后无非是让家长在早教上花更多的钱。
一些学者对超前教育的焦虑可以理解,但抨击学前教育最好不要人云亦云,听风就是雨。曾经有所谓在德国进修的国内学者表示,“翻开联邦德国《基本法》(即宪法),我大吃一惊。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Vorschule)。我还是不明白德国宪法为何这样规定,只好再请教有关的教育专家。他们告诉我,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随后国内出现了各种耸动的标题,“德国为何立法禁止学前教育?”“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别把孩子大脑当硬盘”……
然而随后有学者辟谣道,德国宪法中的Vorschulen,是专指过去那种为进入中学深造所设的收费的3年制小学校(为富人孩子准备),而并非那位中国学者所理解的入小学前的学前班,再将其引申理解成“德国禁止学前教育”更是荒唐。
实际上,德国宪法没有禁止现在意义的学前班,各州幼儿园对学龄前儿童均实施学前教育计划。当然,德国早期教育的范畴更广泛,着重于学习礼貌举止,社会公德交通常识,生活常识,培养自理能力动手能力阅读习惯。并且学习方式不是课堂灌输式,而是在游戏活动中自由进行。德国幼儿园教育还包括了解社会机构职能,比如,参观警察局消防局,学习如何报警,了解他们如何进行救助工作……
应试教育变了,中国的早教当然也可以如此丰富多彩。
幼儿园“小学化”是一个国际化难题,以美国为例,过去,美国人对于学前教育的态度是“提供保障”就行,愿意学的去学就行,自由放任,然而这种做法意味着美国孩子将来的整体认知水平会比较低,这点已经被PISA(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等项目所证实。一些美国人也担心如果不让孩子提早接受教育,孩子们在阅读、数学等关键科目上恐怕会落后,也愿意让孩子早点学些知识。
在中国,幼儿园“小学化”有其深厚的现实土壤。不解决基础性问题,总想用“严刑峻法”把别人管住,这种思维早已落后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