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做强特色产业,改良提升辣蒜、设施蔬菜5000亩,发展樱桃、中药材、黄花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5000亩。突出三产融合,打通融合渠道,加快建设兴渭、沿渭、临渭等6大产业园,今年丝博会上,已签约投资70亿元的西长安田园都市综合体项目。深化“三变”改革,激活各类要素活力,推行“园区+”“党支部+”等新型经营模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做强“旅游+”模式,依托马嵬驿景区、渭河乡村旅游、兴渭大道现代农业园区等平台载体,重点发展自驾游、两日游及多日游。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围绕“整洁、美丽、宜居”建设目标,按照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的原则,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投资1.5亿元强势推进农村“三改五化”,即改厕、改水、改线、绿化、净化、硬化、亮化、美化,“一路两村”即每个镇一条农村示范路,两个示范村,全年完成改造危房500户,完成30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6个镇办14个村安全饮水工程,改厕5000户,新建、改造农村电力线路103千米,打造示范村和重点村68个,建成12条示范路。
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持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逐级夯实管理责任,建立市、镇、村三级管理体系。突出地有人扫,固定清扫保洁员队伍,落实所有行政村清扫保洁员870人,实现了村村都有“黄马甲”。突出垃圾有人拉,实施“村收集、镇清运、市处理”的运行模式,落实垃圾清运人员250人、清运车辆754辆。突出钱有保证,按照“群众自筹+财政配套”进行筹资,实行“村收缴、镇统管、市配套、市监管”的运行模式,确保整治资金有保障。今年,该市整合1158万元用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擦亮农村文明底色。榜样传递新风尚,依托莽山水景公园,建立好人榜展牌20个,涵盖中国好人、咸阳好人、兴平好人、兴平革命烈士和全国劳模等内容,打造“好人公园”弘扬正能量。移风易俗引领新乡风,树立“崇德向善、勤俭节约”之风,实行“一约四会红十条”制度,目前,该市164个行政村都制定了《村规民约》。加大扶志扶智工作力度,开展“孝老爱亲”“诚信村民”“致富能人”等评选活动,发挥好带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