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年来,旬邑县坚持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总思路,把就业扶贫作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的有效抓手,以“五抓五强”为载体,力促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增收。
抓班子建设,强组织引领。注重选拔农村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和返乡务工优秀人士进入村“两委”班子,目前全县村级“两委”班子中致富带头人81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22人、退伍军人14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7人,形成引领群众就业致富的“头雁效应”。采取“支部+集体经济+贫困户优先就业”方式,在李邦靖、秦光明等基层党组织书记带领下,先后培育出西头村乡村旅游、秦家村果品储藏等10余个集体经济实体,优先转移贫困户劳动力738人。
抓党员队伍,强就业渠道。发挥党员干部攻坚作用,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劳动力动态实名制调查摸底3次,建立“一库五册”,摸清“十种情况”,印发“一册一卡”3万余份。坚持在脱贫一线锻炼干部、选拔干部,目前已对受市县委表彰且符合条件的14名“优秀第一书记”和“最美扶贫干部”全部提拔重用。以“五大群体”为主体,采取一对一、点对点方式,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8000余条、达成就业意向600余人。
抓技能培训,强能力提升。组织引导全县各级党组织主动作为,利用县镇党校、农民夜校、远教站点等平台,开展果树修剪、剪纸刺绣等培训活动22期1256人(次)。采取党组织牵头,党员引领的方式,组建由1200余名农村作务能手参与的“土专家”队伍,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定期为贫困群众提供“田保姆”式技术服务,增强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和致富能力。
抓两新组织,强岗位保障。充分发挥全县54个单独、联合建两新组织党组织作用,引导企业在用工时优先对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进行录用,全县11家两新党组织先后帮助非公企业吸纳贫困群众85人。持续深化“支部+企业(协会)+贫困户”党建工作模式,建立产业链党支部15个,引导20家两新组织与53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提供就业岗位,截至目前,共为1117户贫困群众分红206.08万元。
抓教育宣传,强内生动力。把贫困群众的思想发动作为关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宣传功能,积极实施“马栏山下党旗红”“党建超市”“五园一心”等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把支部主题党日、党员志愿者服务、道德大讲堂与扶贫扶志扶智紧密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近期,结合扶贫日集中宣传活动,由各镇办党委牵头,组织开展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12场次,累计发布用工信息329条,达成就业意向61人。(唐小敏)
责任编辑: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