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讯(通讯员 陈振富 记者 王宏海)“诗词改变了我的生活。”雷小平说。雷小平是个卖馍的,因为家中排行老三,人们都叫他雷老三。
雷老三两次登上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成为公众眼球中的“人物”,看似有很多的偶然和机缘巧合,但冥冥之中,又仿佛是命中注定的。
第一次,他通过层层考核,杀入百人团,参与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节目录制;第二次,他又作为百行团唯一一名成员受邀参加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开幕推介会。
推介会上,雷老三在介绍自己时这样说道:“我是个卖馒头的,自从看了中国诗词大会以后,完全改变了我的生活,我把每天做馒头的数量压缩,挤出时间读诗、写诗。”
在富县县城十字西路路口,有一家“雷记馍店”,在这里,雷老三卖了20多年馒头,每天卖完馒头就去打麻将,有时候打到夜里十二点还意犹未尽。直到有一天,他从电视上看到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
那是2016年农历正月初五,雷老三和往常一样,夜幕降临后,习惯性地打开电视,浏览自己喜欢的节目。和往常不同的是,央视一套正在播放的《中国诗词大会》,吸引了他的眼球,占领了他的精神高地。
他这一看,就再也没有停下来。在以后的日子里,除了卖馍,便是诗词。雷老三不会错过任何一期节目,他从节目中感受到了诗词之美,诗词让他血脉偾张。从那以后,雷老三每天都会给自己留出读诗、写诗的时间,馒头只蒸1400个,卖完就关门,然后沉浸在自己的诗词世界里。他还加入了富县的月夜诗社,和诗友们对酒当歌,在诗群里常常聊到深夜尚且不尽兴。
有一天,雷老三突然对妻子说:“我一定要上中国诗词大会。”正在馍店忙碌的妻子瞥了他一眼,没有作声,她已经习惯了他这种冷不丁的“口出狂言”。
但这一次,雷老三做到了。
2017年8月,雷老三报了名,前往省城西安参加了海选、面试,又通过了网络考核环节,一路过关斩将,11月,他收到了来自中国诗词大会的邀请函。
一年多来,他背了500多首诗,加上自己熟悉的诗词,总共千余首。他发觉电视节目里的题目百分之八十自己都能答上来,他觉得是时候了。
11月7日,51岁的雷老三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前往首都北京,心情无比激动,竟如同“进京赶考”一般。
临走前,他花了400块钱,给自己买了一身自认为像样的西装。50多年来,除了结婚,他觉得那是自己最体面的时刻。
为了追逐梦想,雷老三前后几次关掉店门,本来就不宽裕的他,还要准备足够的盘缠。妻子对他的行为很不解,经常抱怨:“一天不好好蒸馍卖馍,真不知道你的心在哪里?”“我的心在山水之间!”。
这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的情怀,这一切,都源自于诗词。雷老三并说不清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诗词。读书那会,他是班里名列前茅的优等生,只因家境贫寒,很早便辍了学。后来,家里仅有的几亩土地被征用,为了维持生计,他蹬三轮,打工,再到后来的卖馍,辗转了很多个角色,几十年来,饱经风霜,历尽艰辛。
人生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窘,只要梦想不死,亦会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转机。
他欣赏李白的狂放不羁,又喜欢王维的寄情山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命运多舛。他恨过,怨过,如今他说: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推介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品尝了富县苹果,赞口不绝。这是雷老三特意从家乡带去的。他说:“我来自陕西省延安市富县,一个美丽的苹果之乡……”
诗词熏陶着他,塑造着他。
这次从北京回来后,他说一定要写出流传后世的诗篇。
在喧哗嘈杂的闹市,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弥漫着馍的香气和朗朗的读诗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