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淑青,1970年12月出生,一级教师,淳化县车坞镇大店学区教师,1992年9月参加工作,她立足讲台26年,以高昂的热情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在新形势、新常态下,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她怀着一颗对教育事业的爱心,踏遍了大店学区的山山水水。
淳化车坞镇大店学区教师罗淑青的课堂让每个孩子都能精神振奋
心有信仰 扎根山区
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认数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
1997年刚调入大店学区,她就被派到了大店条件最差,根本没人去的杜家河小学。这所学校四个年级50多名学生,却只有一名教师,她既是校长又是教师,既是老师又是炊事员。刚开始写四年级复式教案,她写一节教案往往要熬一个通宵。课堂上,她给一个年级学生上课,其他三个年级学生有的跟着听课,有的玩,有的起哄,整个课堂一片混乱,正在她不知所措的时候,学区领导检查工作,发现她教案是复教单备,课堂上没有合理的动静搭配。还狠狠地批评了她,听着领导的批评,看着桌上放着的十几本写的整整齐齐的教案,她哭了,她哭得很委屈,又很无奈,还有点不服气。为了搞好教学,她只得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学习复式教案的写法和上课方法,慢慢地她学会了备写复式教案,还学会复式教学动静搭配的教学模式。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她用粉笔、苹果树枝、烟盒等做教具和学具,每学完一节课,她都会将所学知识用顺口溜或小儿歌概括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将课堂知识与玩耍巧妙结合,每节课学生都学得很有趣、开心。学生基础差,她就利用晚上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补课。由于长时间的讲课、辅导,她的声带拉伤了,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功课,她坚持用嘶哑的声音继续上课,学生听不见,她就用手势来比画,就这样,她失去了响亮的声音。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她所带的学生在年段检测中取得了全乡第一名的成绩,受到了学区的表彰和奖励。当她捧着沉甸甸的奖牌回到学校时,学校门口早已站满了学生家长和学生,他们激动地说:“老师,您辛苦了,您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听着这些心里话,看着学生家长脸上的灿烂笑容,她哭了,此时此刻她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她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是她一生无怨无悔的选择,帮助学生放飞梦想是她永远的追求。后来她先后在沟圈、孙家咀等多所乡村小学担任多级复式的教学任务,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教研引领 大胆创新
罗淑青工作勤奋踏实,一丝不苟,同事们眼中的罗老师严谨谦恭。无论是复式教学还是新课改,在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她总是以高涨的热情投身教改工作,积极实践,大胆创新。
在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中,她学习、探索、钻研,结合学校实际,形成了“先学后教”的高效课堂模式。课前,精心设计导学单,引导学生预习;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在汇报交流”中获取新知,在趣味练习中巩固新知,学生学得开心,教学效果显著。
在平时的教科研活动中,她能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多次担任观摩课、公开课任务。与此同时,她能及时总结经验,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学者型教师。二十多年来,罗淑青先后撰写教学论文20多篇,心得体会30多篇,有多篇论文已经发表。其中2014年她撰写的教研论文《预习——高校课堂的根基》在“咸阳市教育科技之春优秀教研论文和教研成果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2016年她写的论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微探》荣获淳化县优秀成果三等奖。2017年2月,她写的论文《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获淳化县优秀教研成果一等奖,2017年9月获得淳化县中小学“微课大赛”优秀奖。
罗淑青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
教育扶贫 春风化雨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盛开的鲜花,他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叫爸爸、妈妈都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可是有这样的一个小姑娘——陈欣妍,从她出生至今从来没有叫过一声“妈妈”。
陈欣妍,家住淳化县车坞镇大店村四组,2007年11月出生,由于父母离异,出生至今由母亲一人抚养,身体发育正常,行动方便,却不会语言表达,属于言语二级残疾。
面对这个特殊的儿童,许多人束手无策,只好摇摇头作罢。只有她,罗淑青以极大的热情,以崇高的母爱融化孩子冰冷的心,于是,她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抢时间投入到送教上门的教育扶贫工作中。
初次见面,陈欣妍怯怯的躲着她,罗淑青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暗暗地告诉自己,她一定要以母爱温暖7岁的小欣妍冰冷的心,为了迅速走近孩子,她给孩子买来芭比娃娃,给孩子送来喜欢吃的水果和食品,渐渐地,小欣妍爱上了这个陌生的妈妈,愿意给她笑了,愿意和她握手了。
爱的温暖终于打开尘封的心灵,罗老师进入送教上门的关爱帮扶中,为了使陈欣妍能和更多的人进行交流,结合孩子的实际特点,罗淑青精心设计教案,并准备相关学具,她教孩子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通过彩色气球、雪花片教孩子认识颜色,教孩子认识简单常用的字,手把手教孩子点横竖撇捺提……点点滴滴的爱汇成涓涓细流,感动了陈欣妍,她终于会笑了,会比画着和爱心罗妈妈交流了。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不能让一个后进生掉队”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前年刚开学,她班上有个留守儿童师媛媛,出生才3个月,父母亲就离异了,师媛媛只能由年迈的爷爷和奶奶抚养,亲情的缺失,同学的歧视,师媛媛多疑偏激,嫉妒心强,遇事爱走极端,与同学相处,蛮横霸道。轻则粗口,重则大打出手,家长意见很大。面对师媛媛,罗淑青没有指责她,而是寻找师媛媛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师媛媛喜欢表现自己,对班上的事情她很热心。于是她就让师媛媛做班长,教给她与同学和睦相处的方法。在师媛媛的眼里,罗老师不仅仅是她的老师,更是她的妈妈,师媛媛病了,罗淑青带她去看病;一次,师媛媛打水时,不小心把水倒在了裤子上,罗淑青看见急忙将师媛媛叫到办公室,立刻拉开被子让师媛媛躺在床上暖,罗淑青则拿着师媛媛湿透了的裤子在电暖器上烤,师媛媛躺在老师的床上,她情不自禁说:“老师妈妈!”。罗淑青就是这样以朴素的母爱诠释着教育的神圣和伟大。
有耕耘就有收获,凭着扎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2013年被评为县级高效课堂先进个人;2013年被县委和县政府评为县级优秀教师;2014年被该县委县政府评为县级模范班主任;2016年5月被淳化县总工会评为最美职工。2017年11月被咸阳市教育局、咸阳市教育工会评为“咸阳市最美乡村教师”。
鱼游潭底,虎啸山林。罗淑青用智慧启发学生,用真爱感动学生,用人格影响学生。走进罗淑青所带的班级,你会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新鲜,你会发现这里有许多迷人的记忆,这里是人性化的绿洲。
责任编辑: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