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逆风行走的人/需要多大的勇气和信心/当风过于凶猛时/他就以厚实的脊背抵挡着/保持身体的平衡”
郑学良在办公室批改学生作业
郑学良,1958年生,是柞水县曹坪镇蔡玉窑九年制学校一名教师。2003年,在《人民文学》发表《在冬天来临之前》,引爆了商洛乃至陕西文坛,得到了全国诗坛广泛关注,他的诗被贾平凹、孙见喜、京夫等文学界重量级人物高度赞赏,听过的人都被感动得唏嘘不已。
身残志不残,坚毅少年
郑学良9岁时,小儿麻痹使他的左手再也无法强壮。但他没有消沉,依然对生活充满向往。为了有一份稳定工作,他十四五岁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研读《北方中草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医书。自学针灸,对照医书在自己身上试验,胳膊、腿上全是密密麻麻的针眼,只为替父老乡亲解除病痛。
扎根深山,为人师表
高中毕业不久,1976年2月,郑学良接替别人做了沙沟初小的民办教师。微薄的收入几年都不能给家人置办一件新衣,他却经常自掏腰包帮辍学孩子垫付学费,买铅笔、书本;冬天,给发抖的孩子们烧火、糊窗户;扎针治好生病的学生,家长甚是感激……
1982年,儿子出生后,原本就清贫的家庭压力更大了。最艰难的时候,他们甚至买不起菜油,只能吃漆树油。
当时民办教师的职业在人们眼中并没有尊严,也极不稳定。但他依然挺起脊背,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扛起家庭的重担。
孙子降生时,他迫切地想亲眼看到这个期盼已久的孩子,可是学校只有他一个老师,学生们求知若渴的眼神让他不忍离开,只好压抑自己内心的焦急,能勉强在电话这头听听孙儿的啼哭声都让他倍感欣慰,好不容易挨到周末才去县城看望。
我手写我心,逆风而行
1981年冬天,书上的一首小诗看得郑学良师热泪盈眶,熨帖了他伤痕累累的心。突然想到,自己也可以像古人一样发愤著诗,抒发心志,说不定也是一条生活的出路。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他都细细品读,外国名著也涉猎不少。功夫不负有心人,1982年5月,第一篇作品《姑娘》在报纸发表,看着报社寄来的报纸和4元稿费,他欢欣雀跃得像个孩子。他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才9元呐!
之后他更是笔耕不辍,一有时间,就把自己关在房间埋头创作,吃饭睡觉都顾不上。当时的柞水还很封闭落后,很多人看他走火入魔般的写诗,觉得他不务正业,都骂他是游手好闲的二流子。甚至有人见他在报纸上发表诗歌,还说:“去法院递告状信的肯定也是他,就他会写东西!”误解和非议让他百口莫辩,心寒至极,却只能独吞冤枉和委屈。
但他从未放弃写诗,因为这已经从谋生之路变成了他的精神寄托。1989年参加《诗刊》函授学院的学习,1995年考入商州师范学院中师班,生活阅历和文学积淀打磨了他的创作。虽是自由投稿,但《人民文学》《北京文学》《诗刊》《星星诗刊》等专业诗歌刊物上都少不了他的作品。尽管如此,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他始终还是坚守在教学一线,有西安报社邀请他做编辑也被婉言谢绝。
前几年写诗要到处求人打字,后来年近花甲的郑学良居然学会了电脑,“我打字很慢的,一分钟才能敲十几个字,还好写的都是短诗,一会儿也就写出来了。”一句幽默的话,却饱含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正如他正在编辑的诗集《被时光打磨的佛》,他说“诗,是诗人心中的佛”,诗于他便是时光锤炼、砥砺风霜后心中最虔诚的净土,也是他多年从未懈怠的精神追求。
他是扎根农村坚守多年的教师,他是身残志坚感人肺腑的诗人。笔名大风,在命运的狂风中,他却坚持站成一株青松,逆风而行,诗歌便是他生活裂缝中的阳光,照亮前方,也温暖了我们的心房。
责任编辑: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