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老师是园丁,可她只想做一只辛勤的蜜蜂,以自己的劳作给花朵传播生命的真谛;有人说老师是红烛,可她更像一根火柴,虽然只有星火一点,却能引燃学生心灵的荒原。这段话,用在武功县贞元镇第二初级中学教师王岁庆的身上,再也贴切不过了。
“武功县最美教师”——贞元镇第二初级中学教师王岁庆辅导学生功课
2002年毕业的王岁庆,带着“做一名优秀教师”的梦想,只身来到武功县西北最偏僻的游凤镇开始了她的从教生涯,一干就是6年。2008年,她调动到地处武功和乾县交界处的贞元二中,一干又是9年。这15年,她始终践行着“把课本教薄,让学生灵活”的教育理念,坚守在乡村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谱写着一支无悔的歌。
教师职业的首要任务是“育人”
在王岁庆的从教词典里,教师职业的首要任务是“育人”。
面对农村孩子大多比较调皮、正值青春叛逆期的现状,她十分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经常在班内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利用《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和身边的人与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班规校规,爱护公物,团结同学,尊敬师长,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学习勤奋刻苦。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她都及时肯定表扬;对于个别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她总是用耐心和爱心去打动他们。
每到春、秋气候冷暖不定,有冻得发抖的学生,她会及时拿来自己和丈夫的衣服给他们披上;夏天,烈日炎炎,为了避免学生因喝生水而生病,她把自己晾好的凉开水提到教室;冬天,窗外寒风呼啸,孩子们用冻僵的手拿起笔写字,她把自己的电暖器搬进教室暖和受冻的双手;雨雪天路远中午不能回家的孩子,她请他们来宿舍一块吃午饭。
每个周五下午放学,她都会把班里的留守儿童们带到宿舍,打开自己的电脑,让他们和在外打工的父母见见面、聊聊天,汇报汇报学习和生活,及时弥补缺失的亲情。
有一年中考前,王岁庆还担起了家长的责任。当时,有一位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无法抽身,家里无人监护,他经常迟到。王岁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掏钱给这位同学买了一个闹钟,每天按时叫醒黄某。可好景不长,孩子终归是孩子,加上初三繁重的学习压力,连闹钟也叫不起眼皮沉重的学生。没办法,王岁庆和这位同学约定,每天早上6点,她打电话提醒其起床上学,甚至来学校一起吃早餐。中考后,这名学生的家长回来得知后,对王岁庆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班里还有一名贫困学生,她的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在工地上发生意外,脑部受到重创,生活无法自理。年迈的爷爷奶奶既要照顾儿子,又要抚养孙女,日子过得非常艰辛。王岁庆便主动结对帮扶,经常和孩子沟通,鼓励她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就这样,班上的学生纷纷出现了巨大转变,赢得了家长的啧啧称赞:“我们的孩子懂事了!”“我们的孩子有礼貌了!”毋容置疑,这一切,都是王岁庆以爱育爱的结果。
“教书”就要“把课本教薄 让学生灵活”起来
在王岁庆眼里,“教书”就要“把课本教薄,让学生灵活”起来。
全县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启动实施后,面对农村学校工作环境、教学设备、课改信息等方面与城里学校相比存在短板的现状,为了紧跟高效课堂推进步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王岁庆经常主动申请参加省市县的课改培训,积极争取到省内和周边名校实地考察学习,主动加入全县的名师工作室,多次承担公开课教学,力求每节课都能在教学理念、教学环节、教学手段上有新的突破,突出教师和学生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平等、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她的课深受学生喜爱,连续多届学生的总评成绩位居全县前列,被评为全县优秀教师和提高初中教育质量先进教师。
在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上,王岁庆坚持反思、总结和分享。在她的带领下,贞元二中语文学科教研组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习再学习、修改修改再修改、磨课磨课再磨课,探索出了适合本校特色的“一馈、二步、三放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获得了理论与实践双丰收,赢得了该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的充分肯定。面对接二连三的赞誉声,她从没有把功劳记在自己头上,总说是大伙齐心协力的结果。
在贞元二中同事眼里,王岁庆是教育教学中的领头雁,但是她却没有独享其成,总是把“一个人优秀,是独枝孤木;一群人优秀,才是郁郁森林!”这句话说在口里,落实在行动上。学校来了新老师,她总是主动请缨去当师傅,担任起教学指导工作。面对庞杂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刚毕业的大学生眼里充满茫然。不会编写导学案,她手把手地教;不会上课,她一边一边地示范。很快,新老师就适应了工作,站稳了讲台。
荣誉总是属于用心工作、默默付出的人。2016年11月,经过层层推选、多方考察,王岁庆被评为“武功县最美教师”。颁奖典礼上,评审委员会赋予她的颁奖词是:“多少次的备课、磨课,多少次的上课、议课,直到“一馈两步三放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积淀!这一切,都是为了“把课本教薄,让学生灵活”!
责任编辑: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