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西北大学教授梁海华近十年的从师之路上,他总是这样告诫自己。
梁海华,西北大学微生物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2011-2014年于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病原菌细胞间信号传递途径以及致病性和耐药性机理的研究,发表论文20多篇并担任多个杂志审稿人。梁海华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为理解铜绿假单胞菌中的信号传递途径以及与致病因子间的关系,找到一个可用于筛选新型抗菌药物的靶点作出了诸多创新贡献,这些研究对理解病原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性机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梁海华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获得科学中国人2015年度人物杰出青年科学家奖提名,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4)等奖励。
梁海华教授在办公室接受访问
传道:海外留学经历造就开放的教学方式
走进梁海华教授的办公室,里面布置简单,一张办公桌,两台电脑,还有沙发茶几和几盆绿植,一幅“天道酬勤”的书法,一块写满英文的白板,整体简洁明了又不失生趣。
采访伊始,梁教授首先谈到了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他介绍道:“如今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和滥用导致各种耐药病原菌的出现,为了阐述“耐药”机制,寻找抗细菌感染的新靶标,我们必须深入的了解病原菌的生理特征、致病机理、抗生素抗性以及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为此,我们将利用多种生物组学技术,来寻找与其相关的蛋白,然后运用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等手段来研究这些蛋白的功能,结构及其调节途径。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以这些蛋白为新的靶标来开发新型抗菌药物,为控制病原菌的感染提供一个可靠的手段”。
梁海华教授就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梁海华曾经在芝加哥大学有过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经历,多年的国外研究及生活经历,让他感受颇多,其中就包括对于中外学术氛围、教学体系以及学生习惯等等多方面差异的直观感受。随着国家实力越来越强,我国大学科研方面的硬件设备和国外差距越来越小,很多学校的科研条件甚至和世界排名前十的芝加哥大学可以相媲美。当下国内科研环境越来越好,对于科研人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给了科研人才足够的尊重。
“然而最大的一个差距还是在于学生”,梁海华说道,“国内很多学生,接受知识的模式是被动的,主动性太差,国内中学很辛苦,但到了大学,很多学生已然开始松懈,而国外则恰恰相反,芝加哥大学的图书馆永远都是灯火通明。中外学生学习习惯的普遍差异,也是造成我们与国外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同学们从梁教授口中得知,在教学方面,国内和国外也是风格迥异,国外教学风格比较开放,上课时间决定于课题,而并非一节课45分钟或50分钟的分秒不差,“这样开放的教学体系其实更有益于提高师生之间的讨论深度和学生的创新思维”。
授业:引导、鼓励学生的研究热情
有人认为,生命科学这个专业,在众多的大学专业里处于一个相对冷门的位置,“工作不好找”则成了很多人对生科专业望而却步的理由。然而“横看成岭侧成峰”,梁海华教授对这个问题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说道:“生物学根本不是一个冷门专业,如果说它是,那也是目光短浅之见。科学的发展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人们的健康,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生命科学的发展。无论是国外还是中国,现在的生物领域已经是全然一新,不再是一个冷门专业。生物学科现在充斥着大量的机会。另外,生物学科和很多的其他学科都有不同程度上的交叉和融合,未来,还有太多未知的方面等着我们去探索和挖掘”。同时作为项目主持人,梁海华教授目前正主持着多个国家级及省级项目,他非常希望感兴趣的本科生能够加入到他们的科研项目当中来。现在,梁教授的实验室里有六七个本科生,大二到大四的都有。“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起参与项目,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从如何写一个课题,如何操作,到如何完成实验得到结果,只要本科生有强烈的意愿,都可以参与到每一个教授的实验室中”。
解惑:拨云见日为学生指明方向
现在,很多本科生都已经积极联系导师进入实验室做实验,可是也有不少人反映自己在实验室里只能做一些无关紧要的杂活甚至是什么都做不了,也有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建议低年级学生应该专心搞好学习成绩,没有必要这么早进入实验室,在这一点上同学经常感到困惑。对于这个问题,梁海华谈道:“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会比较迷茫,但做好学习和进入实验室是不矛盾的,两者相辅相成。生物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一定要在搞好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懂得理论联系实际,就像最简单的PCR,在实际操作后也会显得不一样”。其实,作为本科生,不必太过担心自己进入实验室后“无用武之地”,在梁教授的实验室从来不会存在本科生只处理实验室的杂事,一定是参与一个课题研究,让每位参与的学生从开始到结束完成一个独立的项目。
人才培养是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对于如何成为一名科研人才,梁教授有着自己的看法:第一应该要有求知的欲望,有对科研足够的好奇心;第二是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往往大的发现都出自于小的细节,不可以局限于固定的模式;第三,要能吃苦,有坚韧的精神,实验中困难重重,但课题一定是建立在可靠的理论基础上的,要勇于突破瓶颈期,找到突破口;第四,要耐得住寂寞,科学研究是一项枯燥的工作,但是当你得到一个有趣的结果时,内心的喜悦是无与伦比的,甚至夜晚辗转反侧,所以一定要静下心,踏踏实实地走。
如何做好合理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的规划,是值得每一个青年学生去思考的问题。梁海华时常告诫学生们,“学习生涯是为了职业作准备,职业就是为了后面的人生作准备。学生一定要打好基础,不管以后要干什么工作,选择什么道路,都要活在当下,做好当下。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梁海华在他的师者之路上走得踏实,走得挺拔。
责任编辑: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