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柳袁照
教育难做,办学校难,做校长难,做老师难,其实做家长也难,甚至管教育也难。为何?原因众多。其中,重要的一条:说的与做的不一样。
01
比如说,人人都知道要全面发展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实施素质教育。
大会小会说,教育部这样说,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这样说。所有的有关教育的的活动上大家都是这样说,舆论都是这样说。
谁都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说:我要片面追求升学率,甚至连追求升学率这句话都会回避,说得冠冕堂皇。
可是,实际呢?有多少学校不在挂羊头卖狗肉?学校工作做得再好,只要升学率不行,谁还会认定你、承认你?各种教育活动尽管丰富多彩,学生的校园生活尽管完整、美妙,谁还会把你当典型?说不排名次,不宣传状元。名次好的、状元获得的,谁不期待宣传?
公开的不行,偷偷摸摸地也要做。有的学校,还会假借所谓家长委员会的名字,发广告,发微信公众号。每当高考出榜,谁不关心当地北大考几个、清华考几个?政府领导、教育部门领导,谁不期待北大、清华多几个?
平时要求的是全面发展,最终看结果的只是单项的学业成绩,前后不一致。年年月月都是如此,久而久之,可想学校教育日常状态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02
几年前,我听一位名校长说:
凡是高考考的,课堂上不讲。他来自于很发达的一个城市,教改、课改都走在全国前列。听了他的话,我大为惊讶,也十分敬佩。这个城市,或者说这所学校代表着我们教育的未来。
后来,我有机会遇到这所学校的老师,我提到了这件事,老师们哈哈大笑,说:这是校长在一次课堂研讨会上说的,仅仅说说而已,日常课堂怎么能做得到呢?
同样,是那个时候。我到某省高考成绩十分卓越的学校去参观考察。他们说:要吃透高考,课堂要有针对性。凡是高考不考的,老师在课堂不能讲,讲了即视为教学事故。我们如何评价这所学校?评价这位校长?
也在那时候,我曾组织一次同课异构,九个高考学科,分别邀请了三个省(市)的名师、骨干老师、特级老师参加活动,加上我们自己学校的九个学科的青年教师。各呈风流,风姿百态。
在评课时,为了一节课的评价,专家们吵起来了。本省的专家说,这节课好,有效,学生听了这节课,对要点都能掌握,考试不会失分,至少能得九十分。发达地方来的专家说,这是最差的一节课,如此功利,一切为了高考,原来贵省课堂现状如此低下。双方面红耳赤,几乎要动手打起来。
还有一次,我去某市取经。那儿的高考好,其中一条原因是老师集体备课。接待我们的校长说:我一般不听课,但我会巡视课堂,当我发现同课老师讲得不一样,包括课件不一样,做的练习题目不一样,我会找当事人谈话。为何不一样?比如练习题换了一道题,或者改了一道题,都是问题。你改的或加上去的题目,是好题目,那为何在集体备课的时候不贡献出来?一个人偷偷摸摸吃独食?
03
当下的有效课堂,在实际的工作中有多少是按照有效教学的准确的内涵去做的呢?有多少人举着素质教育的旗帜不是真心实意地做应试教育的?做的与说的不一样,是不是普遍现象?
责任都在学校身上?校长身上?老师身上?也不尽是。假如真心实意做素质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很强,但是高考分数差一分能被录取吗?谁要突破这个一分,违纪、犯法,等着严厉的处罚、处置。学生少一项爱好、少一次社会综合实验活动,但是分数比其他人多几分,不录取他还会录取谁?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就这样不合理,面对活生生的孩子,老师们怎么办?校长们怎么办?
我曾在一次政协教育组的活动中,与高校校长产生了争执。高校校长说:当下中学太功利,都是应试教育,只知道分数。
然后,轮到我发言,我说,这时候你们大谈素质教育。再过两个月,高考出榜,假如离你们分数线差一、两分,找你们要点招的名额,点招费十万、二十万,能少一千两千吗?我与你们说,这个学生综合能力很强,能抵几分吗?到那个时候,你们谁还与说我素质教育?大家听后一阵沉默。是不是说的与做的不一样?高校也不是如此?
都是高校的错?高校校长的错?也不尽是。我们的教育方针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学校出口的选拔机制、制度、方式,方法都是以分数为标准,我们做具体工作的人,如何办?协调好关系、两者兼顾,这些道理都懂。可是到了关键的时候,是理想重要呢?还是现实重要?牺牲了眼前,还有长远?门槛都没有跨出去,哪里能顺利地走上这来的康庄大道?说的与做的不一样,能够简单地归因?
高考改革,让人看到了希望,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教育人解决这个“逻辑瘫”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不是看一次、两次改革所能解决的,真的任重而道远。
实习编辑: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