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旬阳的山山岭岭处处涌动着植树造林的热潮。3月12日,在城关镇李家台村植树点,各机关单位干部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挖坑、栽植、培土、浇水……现场忙碌而热闹。当日,该植树点共栽植车厘子树苗2500余株。
义务植树的热潮不仅在城关镇李家台村,全县21个乡镇纷纷开展植树活动。红军镇开展“春季增绿补绿”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植侧柏、塔松、金丝柳等苗木1000余株;关口镇在汉江沿岸栽植侧柏1000余株;双河镇对西岔、潘家、龙家三大流域80公里的河沟两岸统一规划,栽植2万株金丝柳树……
当前正是植树造林黄金时节,城关、吕河、白柳三镇示范点义务植树在200亩以上,其他各镇示范点植树不少于100 亩。3月底,全县的义务植树将达150万株。
在全县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同时,重点区域性绿化工作更为扮靓太极城增色不少。
行走在太极城森林公园,桃梅娇艳绽放,草木竞相吐绿,一派盎然生机。这里的工人们正在与节令赛跑,平整土地、开挖栽植穴等工作有条不紊推进。据悉,太极城公园在今春将重点完成观极路“S”湾及鸣翠谷节点绿化。栽植竹子、国槐、樱花、大叶女贞等大树704株,种植薰衣草2643平方米,搭配栽植球体233个。
如何让增绿与增收相得益彰?
该县从实际出发,发展适应本土的长效产业——拐枣,每户栽植拐枣不少于3亩,达到“形成一片绿,带富一方民”的效果。去年,全县共栽植拐枣14.1万亩,今年春季又继续对去年秋冬建园成活率低的地块进行及时补栽。按照各镇摸底上报的数字,县林业局对苗木数量进行统一分配,组织整地挖坑栽植,掀起生态扶贫春季攻势,栽植拐枣3.5万亩,最终将形成全县拐枣产业40万亩的大格局。
植树造林事关长远发展,为增强工作的执行力,该县通过列出任务表、制定工作清单、定期督办、年终考评等方式督促各相关单位加快进度。同时还采取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标语、微信、微博等形式开展多样宣传;并积极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建设,引导公民参与义务植树,增强“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生态文明观念。
据悉,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大植树造林绿化力度,年均造林面积达10万亩以上,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100%。2018年,全县实现林业综合产值19.49 亿元,森林覆盖率达到55.18%,核桃、拐枣、狮头柑等生态脱贫产业带动群众年均增收2000余元,植树造林不仅带来的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正一步步显现,成为助力群众脱贫致富的又一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