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高新区“弹性上放学”措施一经推出,便赢得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一片叫好声。5月22日,本报以《弹性上放学,让校园更有温情》为题,在全国首家报道了安康高新区以“弹性上放学”为教育减负。报道刊发后,全国上百家媒体对此予以关注和跟进报道。5月23日,该话题位居新浪微博全国热搜排行榜33位,累计阅读量超过5700多万。5月23日,陕西省教育厅官方网站正式发布《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康高新区并非第一个推行“弹性上放学”的地方,这一举措之所以引起关注、赢得叫好,是因为安康高新区既把“弹性上放学”落在了实处,又有切实可行效果显著的举措,真正做到为家长和学生减负。
在形式上,通过推行“弹性上放学”,家长在接送孩子的时间安排上有了多样的选择,可以提前送孩子到校,也可以晚一点送孩子到校,可以按时接孩子回家,也可以晚一点接孩子回家。这对家长,尤其是需要按时上下班的家长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对社会公众来说,“弹性上放学”可以缓解交通拥堵状况,有利于引导人们错峰出行。
在一些地方,“弹性上放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仅仅成为一个形式、一个噱头,有关部门只是出台一个文件,号召学校实行灵活的上放学时间,但对经费保障、课业设计、人员配备等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也没有刚性的考核标准。这导致学校或者实际上予以抵制,或者把延迟放学的时间占用来上课,或者“无为而治”,让学生浪费了这宝贵的时间。这样的“弹性上放学”,对于家长来说,是持有怀疑甚至否定态度的;对于学生来说,反而加重了课业负担,让孩子从心里抵制。在学校消极对待、家长怀疑、孩子抵制的共同作用下,“弹性上放学”在形式上也会逐步消失,只是成为一个概念或成为家长一个难以实现的希望。
安康高新区推行“弹性上放学”最值得肯定的地方是,它把为家长和学生减负与切实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项目所需经费由文化企业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为主、企业和社会捐助为辅,从源头上保证“家长不掏一分钱”,免除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延迟放学,并不是“放羊式”的管理或者给孩子补习课堂学业或者布置作业,而是通过各种兴趣班,培养孩子们在体育、文艺方面的爱好和技能,让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正如安康高新区有关人士所说,“弹性上放学”从表面上看只是一项教育减负改革,但从深层次看,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民生工程,为更多中小学校找到一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路子。
在为安康高新区推行“弹性上放学”点赞的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地方能够借鉴安康高新区的做法,把“弹性上放学”放在民生工程的高度,放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高度,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为学生和家长减负。(马黎)
责任编辑: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