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部教育网讯(巴远君 吴鹏)职业教育特别是贫困县区的中职教育,一度以来被诟病为“差生教育”“末等教育”,中职学生更是被冠以“双差生”的头衔,县域职业学校成为了“鸡肋”,沦为民生工作的兜底教育。
然而位于秦巴腹地的国家级贫困县——旬阳,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开始坚持“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的定位,秉承“职业教育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金钥匙’、抓职业教育就是抓住了改善民生的‘牛鼻子”理念,先后让7万余人通过接受职业学校教育和参加职业技能短训走上工作岗位,有效破解了“就业难”和“用工荒”矛盾难题。
砥砺前行,37年打造安康职业教育的航母
“我一定会带领旬阳职教人下苦功夫办好职业教育,把旬阳的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切实解决农民缺乏实用技术的问题”。1988年,时任旬阳县吕河农职业中学校长的杨海波在充分调研后向全县人民立下了要办好旬阳职业教育的“军令状”,这也是37年来旬阳职教带头人锐意改革、克难奋进办好职业教育的真实写照。
1982年,为解决农村农业技术人才匮乏的实际,旬阳县将吕河高中改制为吕河农职业中学,开设会计、畜牧,蚕桑、烟草等农学等专业,当年招生60余人,开创了安康地区县级职业教育的先河。1993年,已经更名后的旬阳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离县城相对偏远的吕河镇迁址于县城郊城关镇草坪社区,学校占地面积扩大了三倍,学生数上升至300余名。1996年,县委、县政府将县职业中学、县卫生学校、县农广校、县乡镇企业局职工培训中心等7所部门办学整合,成立旬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2011年,为解决县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旬阳投资2.5亿元再次将县职教中心整体迁往现址县城党家坝教育文化园区。新校园按园林式、书院式、数字化、生态化理念设计,其投资规模之巨、设计起点之高在旬阳教育史上亘古未有。2016年,旬阳科学规划职业教育发展蓝图:到2020年旬阳将形成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举,长中短结合,产教研融合,中高职衔接,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比例适当相互沟通,体现全民终身职业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6年至2018年,在全省中职学校招生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旬阳职教中心每年完成学历教育长班招生人数均过千人;特别是2019年,仅春季就完成招生840人,堪称奇迹。
如今,旬阳已经打造出了响亮的职业教育品牌,成为陕西县域职业教育一面鲜活旗帜,每年吸引省内、外10余所同行学校来校参观、学习。2016年,旬阳县被教育部等6部(局)确定为全国首批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2018年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第十二批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作为县职业教育的龙头学校旬阳职中已是国家示范校、陕西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建设学校,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校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省级园林式单位、立德树人先进单位等60余项国、省、市荣誉,成为了全省职业教育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接受笔者访谈的时候,现任校长、校党支部书记陈强满怀深情地说到:“回顾旬阳职业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风雨兼程坎坷路、砥砺奋进写春秋’的历史,37年来,我们旬阳职教人硬是凭着‘激情创业、和谐共事、主动作为、奋勇争先’的职教精神趟出了一条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路子,使得旬阳职业教育从无到有再到优,现在更是被省教育厅专家和领导誉为安康职业教育的航母、全省县域职业教育的领头雁,这得益于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英明决策”。
握指成拳,亿元投资把职业教育做成民生工程
2019年1月,旬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被确定为陕西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建设学校,该项目是陕西省教育厅从全省34所国家示范校中再遴选出20所,通过2年建设使之成为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西部领先的省级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旬阳职教中心能够顺利立项,充分体现了该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对于该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是旬阳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科教兴旬”战略,科学统筹规划职教发展的结果。
旬阳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制度,确保教体、人社、科技、发改、民政、财政等各个部门在经费保障、学员组织、聘请专业教师、编写培训教材、培训基地建设、培训组织管理等方面互相支持、密切合作。始终坚持以财政投入为主,建立了政府、受教育者、用人单位和社会共同分担,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新机制;按照“只增不减、多方筹措、专款专用”的原则,近三年,落实职教专项经费2200万元,围绕加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这一中心,逐步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全县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目前,全县职业学校占地面积共计350余亩,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有各类实训室96个,校内、外实训基地36个,实训设备设施3200余台(套),总价值超9000余万元。
为保证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每年县上组织召开职业教育招生工作会,县政府和县教育主管部门两条线下达职教招生任务,并列入绩效考核。建立了“两条线,两见面”的招生工作机制,实行镇、村干部一条线与家长见面做引导,县职中和生源学校教师一条线与学生面对面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家庭实际状况理性选择高中阶段教育。
教育发展、教师先行。县职中教师曾静是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安康市中职技能大赛数控专业比赛首席评委、安康市职业教育专家库成员。先后获得陕西省数控专业教学设计说课大赛一等奖、国家级数控专业教学设计说课大赛二等奖,主持完成了国、省、市多项职教课题研究,连续多年指导师生参加省、市专业技能大赛均获优异成绩。她的经历是旬阳实施“职业教育名师工程”后喜结硕果的缩影。目前,旬阳已建立起了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校内外专、兼职教师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县内各职业学校共有教职工275名,其中省级教学能手8人、市级教学能手14人;近五年来,52名教师参国、省职业院校教学设计大赛46人获奖。
创新办学,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县职中建筑专业毕业生刘金跃被评为“全国创业之星”,受到原国家领导人接见;汽修专业毕业生陈宏力就业于上海大众,《华商报》曾以《旬阳小伙上中专学汽修月入7000》为题报道其个人事迹;优秀毕业生陶安的个人就业事迹在中央一台新闻联播中播出;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马治芳同学获得 “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荣誉称号……从职业学校走出来的优秀学生越来越多,在“特色办学、内涵发展”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旬阳职业教育产生了良好、显著的效应。
多种套餐供选择,旬阳职中创新办学形式,根据国家中、高职衔接的政策和市场变化,与高职院校联合开办“三二连读”、五年一贯制大专班、函授大专班,与县内普通高中联合开办普职融合班,按照“就业+升学”的办学模式,让想就业的学生就好业,让想升学的学生都能通过分类招生和单招考试升入高职或本科院校,给学生更多出彩机会。2018年,县职中13名学生参加单招升学考试,10人过本科线,其中5人过一本线。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办学思路,按照双赢原则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汽车专业本着“优势互补、双边共赢”的原则与上海大众合作,县职中是上汽集团确定的“人才培养基地”,按照“现代学徒制”模式为企业“订单培养”人才;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设置,定期来校和教师交流,为学生授课;学校引企入校,开办生产性汽车实训厂和职教驾校。建筑专业主要与县内各建筑企业合作,县内企业90%以上的管理人员为县职中毕业生,形成了“师兄带师弟”式的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学前教育专业与市、县内各幼儿园长期合作办学,校内建有附属幼儿园,形成了“学做合一、教习一体”的办学模式;该专业毕业学生近两年参加安康市内各县幼儿园特岗教师招聘,40余人被录取。37年来,旬阳职业教育为地方培养毕业生2万余人,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部分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子。
党书山,旬阳县构元镇人,从事过采矿、制砖、开装载机等不同种类的工作,这些工作时间长,辛苦,且有一定危险性,工资待遇方面也不稳定,在外打拼了七八年,没赚到多少钱,更没获什么成就。2016年4月2日,他成为旬阳手足修复师培训班第4期学员,20天后入职远元集团湖北分公司,现担任三弓路店店长,该学员曾创过月入2.3万元的记录,现在月薪1.5万左右。类似通过短期技能培训获取一技之长后再就业并脱贫致富的案例,旬阳比比皆是,他们用自身实际谱写了“技能成就事业、梦想铸就未来”的美好篇章!近年来,旬阳成立农科教综合服务中心和劳务扶贫技能培训中心,积极开展“手足修复师”技能培训,退役士兵培训,拐枣、油牡丹、魔芋种植以及山羊、土鸡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美豪服务、旬阳建工、烹饪等各类短期技能培训。近三年,共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近万人,新兴农业技术培训2万余人次,实现促农增收10.2亿元,形成了“培训一个、输出一个、富裕一家、带动一片”的良好局面,在脱贫攻坚扶贫扶智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到各级领导高度赞扬,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责任编辑: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