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是全国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历经五年,已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模式。如何进一步增强迎接新高考挑战的内生力量,是高中目前面临的一个新难题。学校管理的变革,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
兵团协作,让选课落到实处
新高考后,行政班的功能有所弱化,班主任的管理面临新挑战;学生对“七选三”或“六选三”的选课比较迷茫,亟须指导;考试次数增多,出现有些年级需多次停课让路的现象……建立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发展共同体,变“单兵作战”为“兵团协作”,是解决此类问题的较好办法。
导师团护航选课走班管理。学校在原有的班主任岗外增设导师团,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前后将全校每名教职工基本情况向学生公布。借助开放的网络平台,学生如选课一般,选择自己心仪的导师,涉及选课、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困惑都可以与导师沟通解决。学校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塑造导师的主体责任意识,逐步建立条件保障、合作交流、富有激励的评价和导师自我发展等动力机制,实现价值引领、激励促进,形成具有较强实效性的动力体系。
家长群揭开职业神秘面纱。新高考的核心在于“选择”,而学生如果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缺乏认知,就无从作出选择。而职业规划、职业情况介绍、职业体验等问题均可以通过家长资源得到切实解决。学校每年聘请不同职业的家长进校给学生作讲座,介绍职业特点,邀请有兴趣的学生到工作场所体验学习。学生以此明确兴趣和职业方向,对选课、选考作出相应的规划与调整。
合作校丰富选课资源库。普通高中课程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选课需求,知识拓展类、职业技能类、兴趣特长类课程需要更为广阔的空间。为此,学校每年与周边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签订协议,聘请优秀教师来校开设选修课程,每学期专设实践周并让学生在高校或职业院校上课,以此解决本校资源不足问题。
智能优化,让走班如鱼得水
当传统的行政班级制被行政班和教学班双轨制替代后,同一时段多科目开课或开考带来了场地、排课、考勤等一系列问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教育领域的跨界融合提供了新的可能,助力于学校实施智慧化管理:
交互式电子班牌成沟通桥梁。“选课走班”淡化了行政班概念,客观上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交互式电子班牌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它将学生信息、班级信息、活动信息、教工信息等各平台数据进行采集整合,并精准发布于不同的教室及公共场所,实现一对一的管理应用。授课教师与上课学生可以通过电子班牌直接将即时信息反馈到相应的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学校管理与学生参与“面对面”。成为班级展示的窗口与师生沟通的桥梁。
电子排课系统助力有序教学。教师只要先定排课方案,进行课程的“树”结构分析和“分块”布局,电子排课系统就可以梳理出十余门学科上百门选修课的优化组合,让数百个教学班有序开展教学活动,同时确保每名教师的课时总量得到合理、科学的排布。
学科兼容型教室实现利用率最大化。传统教室的定位,满足不了学生“选课走班”的需求,这就必须对教室功能进行拓展。学校目前设计的兼容型教室配有先进的学科仪器及录播系统,可以营造融学习内容和先进技术于一体的学习情境,并根据具体教学要求,灵活地变换教室布局。满足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此外,校园网课与微课系统则将“有限课堂”变为“无限教室”,为学生打造分层分类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时段、学习内容,从“广”和“深”两个方面拓展学生视野。
多元促进,让评价切中肯綮
新高考背景下,学校无论是在学生评价上,还是在教师评价上,都需要有相应的变革。
增加过程性评价。教学质量监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所以要特别关注教学的过程监控和评价,采集过程中诸如学生考勤、课堂情况、作业情况、年级抽查、部门抽查、检测成绩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通过信息技术予以存储和处理,忠实呈现学生发展状况,作为学生成长的见证。
引入发展性评价。走班后,因为存在不同层、不同类的情况,同一学科的教学班之间难以做到起点一致、水平均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差异度较大,对教学班教师教学结果的评价难度在加大。操作中,学校可以引入发展性增量评价,它以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增量为评价依据,以成绩变化反映学科增量,以学科增量为依据评价班级群体、学生个体及教师的教学效果。
形成深入性评价。传统教学质量评价往往聚焦于成绩等表层显性成果,要调动教师迎接新高考挑战的积极性,就需建立分类考核体系和方法,驱动教师自我发展。除对常规教学工作考核外,学校还将导师工作作为指标进行专项评价,由导师工作自评、学生对导师测评、家长对导师测评与教学部和班主任对导师工作评价四大部分组成。学校导师工作考评领导小组负责综合审议,确定考核等级,考核结果纳入绩效工资考核和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切实保障教师权益,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校变革之中。( 蔡小雄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