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先不要说话,仔细听。”站在汉阴县栋梁村五组的一处高位水池旁,龙源供水公司负责人赵波山卖了个关子。
我们都安静下来,只听见“噗”的一声。隔了几秒,又是“噗”的一声。
“这是太阳能消毒设备在工作,利用太阳能发电,带动里面的设备,为周边几户人家的生活用水消毒。”他指了指水池顶部那间“小房子”,然后走了两步,揭开地面的一个盖子,介绍说,“这也是设备的一部分,有流量计、信号线,把出水流量反馈给主机,精准投加消毒剂,在夜间11点到凌晨5点用水量较小的时间段,机器自动停止工作。”
在汉阴较为偏远的地区,一共有145个这样的太阳能全自动电解食盐消毒设备,与各镇水厂管理员的手机相连。管理员每两周加一次盐,每周进行一次水样检测。
该县水利局总工程师王敏告诉记者:“我们这里是山区,一些群众居住分散,要彻底实现集中供水是很困难的,这些群众吃水主要依靠小型的高位水池,为了保证他们的用水安全,我们从去年年初开始谋划,为这些水池加装了智能消毒设备。”
2018年,水利部来汉阴调研,对这一做法的评价是:农村小型饮水安全是一个普遍难题,汉阴的做法在全国都走在前列。
在汉阴城乡,打通群众用水的“最后一公里”不仅意味着家家户户通水,更意味着从源头到龙头的安全。安全饮水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一役。近年来,该县在农村供水管理上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步,从2012年开始的市场化到现在的智慧化,从建立机制到精细服务,迭代更新的好几个“版本”显现出越发强大的“性能”。
“后进”水厂的“翻身仗”
说起去年夏天吃水的窘境,汉阴县城关镇月河村村委会副主任朱朝保还记忆犹新。“我家就住在村上,卫生间放了两个大桶,每天瞅着时间,先把桶装满,这水就要用一天。上厕所也只能用水瓢舀水冲,水箱里不上水,没办法。”
月河村村民的生活用水来自月河水厂。2015年水厂建成后,一直从海拔较低的一口集水井抽水,处理之后再供给村民。去年5月份,用水高峰期碰上了水源不足,只能分时段供水。水量不稳定又导致消毒设备无法全力运转,水质也受到影响。
“那段时间,天天都有村民来反映情况,还有的拿矿泉水瓶装了水来质问我们,‘你看看我们喝的是什么水’。”朱朝保说。
问题交到了赵波山手上。作为月河水厂的管护方,龙源供水公司决定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要供就供安全的水。” 赵波山告诉记者,其实也有别的水源,但是水质并不尽如人意,因此,从去年七月开始,在汉阴县水利局、城关镇政府、水源地所在的五一村、用水地月河村的多方协调下,连夜抢工,来自凤凰山的优质山泉水,流进了月河水厂。
“从去年10月开始,再没有接到过投诉。”赵波山说,“我的产品,我有底。”
他的底气不仅来源于优质的水源,还来自水厂的新设备。2018年,汉阴县水利局给各集镇水厂都配备了智能消毒设备,根据用水量自动添加消毒剂。“这个步骤主要是杀菌,设备跟我们的手机连在一起,可以随时监控。”赵波山说,“新设备使用工业盐,代替了盐酸和次氯酸钠,便宜又安全。”在水质检测室,一台自动检测余氯的设备挂在墙上,据赵波山介绍,以前余氯检测都靠人工,现在每十五分钟自动检测一次,很精确,很放心。
优质的水源、智能的设备、严格的管理,让月河水厂这个昔日的“老大难”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群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用赵波山的话说,“月河老百姓现在吃的是最好的水”。
小康路上,“一户都不能少”
对月河村来说,水厂的蜕变,还有着更大的意义。
2018年,月河村正式退出贫困村,安全饮水是脱贫摘帽的“硬杠子”之一,朱朝保告诉记者:“今年顺利脱贫,‘水’努了大力了。”
不仅仅是月河村,地处秦巴腹地的汉阴县,多浅山丘陵,普遍面临着全域季节性和工程性缺水问题。截至2017年年底,全县还有1.2万贫困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和饮水困难问题。
以双河口镇石家沟村为例。2012年,石家沟村就已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基本解决了全村群众的用水问题,但对一些居住偏远分散的农户来说,当时还没能用上干净、方便的自来水。
脱贫攻坚战启动后,该县水利部门将该村列入项目计划,优先实施,新建集中供水工程3处,建成泵站房3座,铺设各类管道10.53公里,通过高位抽水方式彻底解决了剩余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龙头一拧水哗哗……水清亮清亮的,喝着就是让人踏实、放心!”回想起去年自来水通到锅头的场景,该村59岁的贫困户丁林兵至今仍感到欣喜。
为了让农村群众在安全用水上实现受益均等化,该县水利部门想了不少办法,通过新建单户或联户工程、延伸已建成水厂管网、设置集中供水点等方式,加快畅通村镇供水“最后一公里”。
涧池镇的仁河村、沙坝村均位于月河南岸,清澈的龙寨山泉从两村间穿过。上游的仁河村占尽地利用水方便,下游的沙坝村一遇干旱吃水就成问题。2014年,投资110.8万元的仁沙联村水厂建成,日供水规模达到300立方米,不但解决了两村3200余人的饮水问题,还通过辐射延伸供水管网,让下游的中营安置小区居民也吃上了自来水。
汉阴县“两川 ”之一的月河川道,居住着全县大半的人口。在供水项目规划设计时,该县水利部门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坚持“宜大不小、能联不单”的原则,稳步推进“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 ”建设。预计到2020年,原有的观音河水库、即将蓄水的洞河水库、即将开工建设的仙鸡河水库,作为月河川道的主水源,把县域东、西两端和县城区管网互联互通,全县将提前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如今,汉阴7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即将实现自来水全覆盖,近7万农村群众将彻底告别挑水吃的历史。群众居住比较集中的村镇有供水公司保障水质,偏远地区分散居住的群众有太阳能全自动电解食盐消毒设备保证安全。小康路上,饮水安全 ,一户都不会落下。
打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升级版
1月25日,在全国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推进会上,水利部副部长田学斌在讲话中指出:陕西省汉阴县通过量化赋权、确权登记明确农村供水工程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引入民营企业参与经营农村水厂,服务全县52%的农村常住人口,政府建立企业承包考核奖惩制度和经营退出机制,加强监管,实现了供水水质达标、群众满意度提高和供水单位良性运营。
这是该县农村供水工作继2017年后又一次获得国家水利部点赞。
2012年,汉阴县在涧池镇水厂先行试水,引入民营供水公司,让供水工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此基础上,10个镇都相继成立了民营的供水公司,经营管理具备条件的9个镇级水厂和72个村级水厂,覆盖了辖区57.5%的行政村和过半数的常住人口。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加大奖补力度,支持公司接管辖区所有的村镇供水工程,确保广大农户长久吃上安全水,让贫困群众早日致富奔小康更有底气!”该县水利局局长王良斌信心十足。
改革越深入,政府越有大作为。村镇供水工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促进政府从“管理经营者”转变为“监督服务者”,智慧水务建设促进了经营服务向精细化管理延伸。该县打造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升级版,反应出了政府之作为、民心之所向。2018年3月,在汉阴县水利体制改革座谈会上,县长刘飞霞总结道:汉阴县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镇村监管、企业参与”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格局,赋权释能,激活社会力量参与饮水工程管理,提高了服务质量,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完美统一,为建设幸福汉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以来,汉阴推行智慧水务建设,打造“智慧监控、智慧制水、智慧缴费”三个平台,为村镇供水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卢松是双河口镇三柳村的贫困户,2017年,县上为他落实了村级水管员的公益岗位。如今,村里的供水工程要是出现异常情况,水厂预警喇叭自动响起的同时,他的手机也会被持续呼叫。这个时候,卢松只需打开手机APP,就可看到水厂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并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做出应对和处置。
同时,重要水源地和标准化水厂均安装摄像头,与全县河湖管理平台和各镇供水运维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从源头上把好农村供水“安全关”。分散的太阳能全自动电解食盐消毒设备、各水厂智能次氯酸钠消毒设备均与管理员手机远程连接监控,有效提高了水质安全保障信息化水平。
该县还率先在全省开通了智慧缴费平台,通过实施智能化水表改造,用户通过“汉阴掌上水务”APP,就可实时查询用水情况、完成缴费续费、在线报修报装等,用水更加透明,缴费更加方便。
该县水利局总工程师王敏说:“在农村饮水安全物联网远程运维中心,各集中供水点的水量、水质等数据,都会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村镇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将大幅度提升,农村群众的用水体验也会更加舒适。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启动实施,汉阴县农村饮水安全服务中心已经在月河水厂建成,全县正在加紧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