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教育助脱贫 让贫困户先富脑袋再富口袋 - 资讯 - 新西部教育网

宝鸡教育助脱贫 让贫困户先富脑袋再富口袋

日期:2019-03-15 10:20:33        来源:宝鸡新闻网    浏览量:

     新西部教育网讯(宝鸡新闻网记者 张超)教育扶贫是彻底稳定脱贫的重要推手。“治贫”必先“治愚”,而教育是解决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家庭持久脱贫的最佳方式。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就得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拥有高质量的教育扶贫。近几年,宝鸡教育部门一直在教育扶贫的道路上探索着、奋斗着……

  改善贫困地区学校条件 和城里娃一样课堂闭门跨向全世界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以前,山里的孩子从不敢想象能在漂亮的塑胶操场上体育课。然而,这一切如今都已悄然改变。彩色的跑道,柔软的地面,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乐在其中。高科技、新手段,山区教育阔步迈向新时代;互联网、班班通,课堂闭门跨向全世界……这是宝鸡现代化办学条件的缩影。

  近年来,宝鸡市教育局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坚持以“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为目标,以“义务教育有保障”为硬性指标,以强化六项重点、深化三个帮扶、落实三项常规的教育扶贫模式为载体,充分发挥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治本之策的作用,全力保障每一名贫困家庭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018年,宝鸡市投资1.73亿元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全面改薄”、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普通高中改造、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四大工程,使贫困县区45所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为扶风、千阳、麟游积极争取爱心企业无偿捐建4所学校;组建“城乡教育联盟”121个,600多所学校参与其中,以城带乡、以强带弱让宝鸡教育焕发勃勃生机。

  贫困家庭学生 “一个都不能少”

  摸清底数开好局,夯实基础起好步。近年来,我市积极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针对不同层面、不同群体、不同对象,我市制定了不同的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变集中宣传为进村入户“一对一”“面对面”宣传,变传单式宣传为“一户一策”式宣传,让各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为了进一步促进政策落实,宝鸡市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一揽子”帮扶体系,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各个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做到贫困学生入学前、入学时和入学后“三不愁”。

  去年全市涉及义务教育阶段城镇学校70所、7519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及430名残疾学生,全部吃上了营养餐。去年,宝鸡教育部门更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信息库,全年给贫困家庭学生发放各类资助金4160.12万元,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困难学子。

  针对家庭实际困难,教育部门通过教师结对帮扶、送教上门等形式,强化对残疾学生、留守儿童的关爱,确保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零辍学”、义务段适龄学生“零辍学”。

  授人以渔 技能教育增强家庭造血能力

  学习一技之长,通过勤劳和智慧,改变自身、家庭的命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返乡青年愿意“回炉”再受教育,宝鸡按照“对接培训意愿、对接专业方向、对接企业需求”的思路,教育工作者送训下乡、集中办班、现场实训等灵活培训形式,将实用技能送到千家万户,为贫困家庭培养、培训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增强贫困家庭“造血”功能。

  该政策让有的大姑娘学会刺绣,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从指间绽放,产品远销国内外,为家庭创造了经济收入;小伙子学会烹饪、焊接,成为高级饭店的掌勺大师、工厂车间的技术骨干;“下岗”大妈掌握科学育儿知识,成为金牌家政、月嫂,觅得高薪工作,精彩的人生从此书写。据统计,去年全市免费培训“双返生” 4178人。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书写人生。教育扶“智”,让贫困人口增强了内生动力,学会致富的方法和技能。教育扶“志”,更让贫困人口集聚了依靠自身力量勤劳致富的正能量,为社会营造积极向善、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宝鸡教育正脚踏实地地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贡献光和热。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