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从保障“有学上”到满足“上好学”
日期:2019-10-24 16:20:26 来源:兰州日报 浏览量:
新西部教育网讯(安希荣 柴希中 杨晟途)说起自己孩子就读的新学校——城关区一只船小学启航分校,小雯的爸爸陈忠非常的自豪。除了“名校”的光环,吸引陈忠的还有宽敞、美丽的校园环境、齐全的功能教室、优秀的教师团队、丰富的课余活动……而这源于城关区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创新实施的“名校办分校”办学模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地狭人稠的城关区而言,在教育总量不足和年均入学人数以千人以上速度递增情况下,教育资源尤其优质教育资源紧缺问题越来越突出。老百姓不仅希望“有学上”、“好上学”更盼“上好学”。面对百姓的期盼和需求,该区在近年特别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直面短板问题,拿出实招硬质,通过扩容增量、深化招生改革、推进“一体化”办学等举措,逐步提高教育资源供给能力,持续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让“好学校”遍布百姓家门口。
增加学位供给,让每个孩子“有学上”
“出了家门,往右走百十米,再拐个弯,三四分钟就到!”10月18日15时,家住嘉峪关东路的陈大爷按点出门,行至启航分校大门口等待孙女放学。他说:“以前因附近没中意的学校,全家为孙女上学的事犯愁。现在家门口建起了优质学校,彻底解决了孩子上学的难题”。
城关区是省会兰州的中心城区,也是全省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区。“正是这样的区位优势,以及人口大量的增加,特别是年均入学人数以千人以上速度递增,相当于每年需新增加中等规模学校3到4所,给城关辖区适龄孩子入学带来巨大压力。”城关区教育局副局长甘永武说。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甘永武介绍说,增加学位供给。具体来说就是,结合当前主题教育,全力推进规划新建、提升改造、用地拓展、配建回收、恢复办学、职校转化、空间拓展、民办引进等“八个一批”扩容增量工程,以满足老百姓上学需求。
“近两年来已投入资金13亿元,新开办学校9所,新增办学面积18.9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6万余个。”甘永武说,去年启动扩容增量攻坚行动,全面推进“八个一批”工程项目40个,并建立和实施包抓机制、挂图作战的推进机制、实时跟进的督促机制、赏罚分明的奖惩机制。
就拿“出城入园”项目来说,去年该区抓住职校“出城入园”机遇,斥资5.9亿元回购省经贸学校、省医药学校、兰州电子工业学校等5所职校,以“名校办分校”方式,开办一只船小学、五里铺小学、三十五中等分校,增加学位8000个。今年共有6所市属职校移交城关办学,目前已有5所完成移交(2所已投用),新增学位2280个。
同时加快薄弱学校改扩建项目,其中去年完成三所薄弱校改建,累计新增学位810个,并在秋季全面投用;全面改薄工程项目清华小学,预计今年10月底前可以封顶。和政路小学校长宿万成介绍说:“我们学校就是去年完成改薄的,省市区配套资金8000多万元,新增办学面积6000多平方米,即从8000多万增加到1.4万余平方米。”
启动新建和恢复办学、配建学校回收等项目。目前正在推进黄河北和雁滩、东岗等区域新建学校建设;推进上坪小学等4所闲置校舍、辖区单位停办学校的恢复办学;加快小区配建学校回收,开办华侨学校碧桂园分校,建成水车园小学银河分校。引进海亮优质民办教育,进场改造兰州城建学校,明年秋季正式招生,可新增学位2500个。
深化招生改革,保障孩子们“好上学”
“教育不仅关乎每个老百姓,上学问题社会关注度极高。只解决了孩子‘有学上’还不够,还应想方做好‘好上学’的问题,这也是开展主题教育应有的内容。”城关区教育局局长王生堂介绍说,为尽可能地保障孩子“好上学”,该区多渠道协调布局学校建设,特别是深化城关招生制度改革,以实现阳光招生和规范招生。
近年来,特别是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区积极协调市规划和国土等部门,针对外来人口多和教育资源短缺的雁滩、东岗和黄河北等区域内学校的规划建设。目前,方家湾预留教育用地新建学校项目开始基坑开挖,刘家滩和骆驼滩预留用地新建学校项目也已启动;今年兰洽会引进的海亮教育,也已启动兰州海亮教育园区项目。
“这些学校和教育园区的建设,不但可以增加上述区域的学位,还可有效解决‘好上学’难题。”王生堂同时说,该区还在此基础上,深化招生制度改革。
城关区委常委扩大会提出,为维护城区教育公平,严禁领导干部插手招生工作,严查“学托”“条子生”等入学不正之风,从源头上治理“择校热”“上学难”等问题,以推进阳光招生和规范招生。
去年招生前夕,城关区四大家领导带头与全区干部签订招生承诺书,积极落实“严禁借招生谋利”“严禁以权谋私”“严禁暗箱操作”等招生纪律“八个严禁”;纪委监委和公安部门在招生季发布公告,维护招生秩序;完善网络报名系统,按照“免试就近、严控大班额、自主招生、顺序录取、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分“两个批次”平稳完成招生工作。
今年城关区小学招生1.3万人,可网络申请入学儿童1.4万人,超出招生计划上千人。对此该区采取改造扩班、市区联动调配等方式,统筹解决这些儿童入学,针对黄河北和雁滩、东岗学位紧缺区域,严重超计划的10余学校,按照“均衡调配”和“顺序招生”原则,将部分儿童调配至有空位的学校,并呼吁家长予以理解并调配,做好“因学就居”准备。
王生堂说,为进一步完善招生制度改革,计划赴东部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在招生季前召开“让我们把公平与质量扛在肩上”招生新闻发布会,邀请10家知名媒体,对招生政策、报名流程、招生纪律、打击学托、学贩的公告等进行宣传。创办城关微教育微信公众号,目前关注用户超过8.5万人,发布的招生信息阅读量已超4万,让百姓了解招生政策。
创新办学模式,让更多孩子“上好学”
对于每个家长来说,不但希望孩子“有学上”,更是期盼着能“上好学”。这也是过去多年来为什么会出现“上学难”“择校热”“大班额”等社会难点热点问题的一个原因,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那么,如何满足百姓“上好学”及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
据王生堂介绍,为解决这个难题,该区在做大学位“蛋糕”的同时,探索推出“一体化办学”模式,并加大精品学校和特色学校建设。其中“一体化”办学包括三种模式:以优质学校为牵头学校,其他学校为分校,加挂总校分校校牌联校办学;由1所优质学校牵头,选择2至4所就近的潜力学校组建教育集团;以1所优质学校牵头,相对就近的几所同类学校作为成员,组成联片办学体。
“推进一体化办学,就是充分发挥优质学校带动作用,让‘好学校’遍布于百姓家门口,满足更多孩子‘上好学’的愿望。”王生堂说,目前已建成一体化办学体17个,涵盖中小学校44所,受益学生近5万人,实现了校际间内部管理、师资管理、教育教学、学生发展、学校文化、考核奖罚、资源配置“一体化”,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缓解了“大班额”“择校热”现象。
今年,城关区在加快“一体化”办学的基础上,推进“一体化”向“集团化”办学步伐,以进一步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今年4月,经区教育局反复论证,将兰州女子职业学校南校区交由一只船小学办分校,并组建一只船小学教育集团。“通过集团化办学,形成一个集团,三个分校格局,助力城东教育资源均衡优质发展,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一只船小学校长张博文说。
与此同时,城关区为保障孩子“上好学”,持续促进辖区学生全面发展,加快“现代化学校”“精品学校”“特色学校”建设。王生堂说,目前全区已建成17所现代化学校、6所精品学校和98个特色(项目)学校;成为西北首个“学校体育综合改革全国示范区”和“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区”,并成功举办了第十七届全国体育联盟现场展示活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除了发展体育项目外,还开展音乐教育新体系实验,推进班班有合唱、小乐器进课堂等,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引进‘新教育’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提高全国名师吴正宪教师工作站城关分站辐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王生堂说,今后针对“一体化”办学体,将下放教师交流和经费支配、活动组织等方面的自主权,力争到2022年,实现“一体化”办学全覆盖。
责任编辑:杨康